[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9487.6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鼠类 动物 实验 束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设置了包括袋体、拉链和柔性金属带,在袋体上端部设有露出实验鼠头部的上开口,背面中部设有露出实验鼠腹部的腹部开口和暴露实验鼠四肢部的四肢开口,底部设有实验鼠进入的下开口,在袋体的前表面设有透气孔;上开口和腹部开口均设有拉链,柔性金属带呈环形套装在袋体中部外周,柔性金属带末端与柔性金属带起始端重叠设置,柔性金属带末端位于柔性金属带起始端的外层。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随时调整对鼠类动物束缚的松紧度,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研究人员操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
背景技术
鼠类动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较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兽医学领域的研究、教学等。由于鼠类动物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成本低,遗传上有较高的纯和度,代谢类型和生理病理与人类接近等,所以用鼠做实验,效率高、个体间差异小、便于实验结果的平行观察,因此鼠类动物成为最主要的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以及实验动物的生理学特点,在健康鼠类动物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其中大鼠和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但在免疫学和耳科学的实验研究中,多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
在实验研究中,在鼠的清醒状态下进行的实验操作主要在鼠的头部、腹部、四肢及尾部进行。人体重要的穴位在头部、腹部及四肢部位均有分布,这些穴位也是动物实验基础研究的常用选穴。实验过程中,对鼠的束缚方式和固定的效果,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及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鼠进行有效束缚是动物实验顺利实施的前提,有效的束缚方式既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又避免对鼠造成过度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够保证实验中研究者的安全。例如,对大鼠或小鼠进行实验操作时,动物出于本能会躲避或撕咬,甚或从实验台逃脱,导致实验操作无法顺利进行,这对鼠的束缚方式和固定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款既能充分暴露穴位,又能保证实验实施的束缚装置。现有技术中,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装置,实验研究的部位多局限在鼠头部,且束缚和固定效果不佳,不方便对鼠的腹部和四肢进行操作。因此,开发功能更加全面的束缚袋,对鼠的更多部位进行实验研究,对于推动医疗、遗传、生物制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对鼠类动物束缚的松紧程度、保证良好实验条件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包括袋体、拉链和柔性金属带,所述袋体上端部设有露出实验鼠头部的上开口,背面中部设有露出实验鼠腹部的腹部开口和暴露实验鼠四肢部的四肢开口,底部设有实验鼠进入的下开口,在袋体的前表面设有透气孔;所述上开口和腹部开口均设有拉链,所述柔性金属带呈环形套装在袋体中部外周,柔性金属带末端与柔性金属带起始端重叠设置,柔性金属带末端位于柔性金属带起始端的外层。
上述的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还包括缝制在袋体上套住柔性金属带的套环,所述套环有多个并分布在柔性金属带的周面。
上述的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还包括位于下开口处的收口拉绳和拉绳通道,所述收口拉绳穿入拉绳通道内并将两端部延伸至拉绳通道外面。
上述的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所述腹部开口为竖直开口,所述四肢开口为十字形开口。
上述的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所述透气孔包括上部透气孔和下部透气孔,所述上部透气孔有多个并位于上开口两侧的袋体上,所述下部透气孔有多个并位于柔性金属带下面的袋体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鼠类动物实验的束缚袋,所述袋体采用防水纺织面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