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8226.2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B60L53/51;B60L53/52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风 结构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主体和挡板;充电桩主体下端外部设置有防护板,且充电桩主体前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一端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外壁设置有连接弹簧。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护板可通过第一弹簧杆进行前后弹性伸缩,以便对正面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保证充电桩的安全性,而防护板可通第二弹簧杆进行左右弹性伸缩,从而对侧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以防止侧向的撞击力对充电桩造成破坏,而在防护板侧向活动缓冲的同时,其可通过活动块及连接弹簧与充电桩主体之间进行左右活动,其过程有效保证防护板的结构灵活性,确保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或者是带有第一电机驱动的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桩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防护性能较差,对于汽车的意外撞击难以进行防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防护性能较差,对于汽车的意外撞击难以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风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和挡板;充电桩主体下端外部设置有防护板,且充电桩主体前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一端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外壁设置有连接弹簧,充电桩主体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杆,防护板前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杆,挡板连接于第三弹簧杆末端,且挡板外表面设置有缓冲垫,充电桩主体上端固定有挡雨组件。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外壁设置有第一电机;
第一太阳能板,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末端,且第一太阳能板通过第一电机与充电桩主体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与充电桩主体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防护板通过第一弹簧杆与充电桩主体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通过活动块与充电桩主体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防护板通过第二弹簧杆与充电桩主体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第三弹簧杆与防护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挡板与缓冲垫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优选的,所述挡雨组件包括:
挡雨板;
导流槽,其开设于所述挡雨板上表面;
排液槽,其设置于所述导流槽一端;
引流条,其固定于所述挡雨板外壁。
优选的,所述挡雨板与充电桩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挡雨板与充电桩主体之间呈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呈倾斜结构,且导流槽与排液槽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引流条与挡雨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引流条外壁呈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风力发电器;
第二电机,其设置于所述挡雨板一侧;
丝杠,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一端;
滑块,其连接于所述丝杠外壁;
螺纹口,其开设于所述滑块外壁;
第二太阳能板,其设置于所述滑块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