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18174.9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丽;方宁;黄嘉良;周维奇;范缙;董滨;梅晓洁;次瀚林;檀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布点 采样 方法 | ||
1.一种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确定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内容;
2)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确定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
3)根据多源污泥的类型、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内容以及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确定污泥采样信息,再根据污泥采样信息对多源污泥进行采样后得到样品;所述污泥采样信息包括多源污泥的采样点;
4)将样品进行保存的步骤,样品保存后,对样品进行检测;
步骤1)中,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包括:污水厂污泥、管渠污泥或者河湖底泥;
所述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内容为污染物控制指标,所述污染物控制指标的检测标准根据多源污泥的检测用途确定;所述多源污泥的检测用途包括泥质控制检测、泥质特征分析和污染源鉴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污水厂污泥时,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用途为泥质控制检测和泥质特征分析;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河湖底泥时,所述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用途包括泥质控制检测、泥质特征分析和污染源鉴别;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管渠污泥时,所述多源污泥采样的检测用途包括泥质控制检测和污染源鉴别;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污水厂污泥时,所述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包括污水厂污泥的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后续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厂污泥的工艺流程包括: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产生污水厂污泥,污水厂污泥经过沉淀步骤和脱水步骤排出;
污水处理厂污泥后续处理工艺流程为对污水厂污泥的工艺流程排出的污水厂污泥进行污泥稳定性处理;
所述河湖底泥包括河道底泥和湖泊底泥;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河湖底泥,且所述河湖底泥为河道底泥时,所述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包括河道底泥所在河道的走向信息和河道底泥所在河道周围的人为活动信息;所述河道底泥所在河道周围的人为活动信息包括人类活动区域分类信息和河道周围污水排放位置;所述人类活动区域为五类区域,该五类区域包括商业区、居民区和工业区、混杂区和农村地区;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河湖底泥,且所述河湖底泥为湖泊底泥时,所述多源污泥的载体的信息是湖泊水文区域;
所述湖泊的水文区域包括入湖河口区、出湖河口区、湖滨带区、浅水区、深水区或者湖心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管渠污泥时,所述管渠污泥的载体的信息包括管网的布置信息、管网中污水的流向和管渠底泥所在管网周围的人为活动信息;
管渠底泥所在管网周围的人为活动信息包括人类活动区域分类信息和管网中的污水排放口;所述人类活动区域为五类区域,该五类区域包括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混杂区和农村地区;
步骤3)中布置多源污泥采样点的方法是:在管网中的干管的上游设置对照采样断面,经过每种人类活动区域外侧的干管的区段中设置控制采样断面,在所述控制采样断面处布置采样点;在管网中的污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干管的上游是人类在特定功能区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至干管之前未受该片区污水影响的管段;特定功能区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混杂区和农村地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当所述多源污泥的类型为污水厂污泥时,步骤3)中布置多源污泥采样点为在污水厂污泥产生后的各个步骤中布置采样点;
当所述河湖底泥为河道底泥时,步骤3)中布置多源污泥采样点的方法是:在河道的上游设置对照采样断面,在所述对照采样断面处布置采样点;经过每种人类活动区域外侧的河道的区段中设置控制采样断面,在所述控制采样断面处布置采样点;
当所述河湖底泥为湖泊底泥时,步骤3)中,在所述每个湖泊水文区域中设置采样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污泥布点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将样品进行保存的步骤为当采样后1周之内对样品进行检测,样品置于2~4℃环境进行冷藏;当采样1周之后对样品进行检测,样品置于-20℃进行冷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81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