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8051.5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7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16/248;G06F16/2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蒋姗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域 污染 空间 分布 获取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待研究海域的数据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监测站点与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根据所述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确定出满足设定条件的插值参考站点;根据所述插值参考站点及所述插值参考站点对应的所述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待测点的距离权重,所述待测点为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中的位置点;根据所述距离权重计算得到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海域污染空间分布。本申请考虑了水质监测点空间位置和洋流活动对污染扩散影响的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模拟洋流作用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趋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海洋污染的空间插值,传统空间插值法在权重计算中采用欧式距离,参考点选择方法为固定范围或固定点数,将其用于海洋污染插值时容易忽略两个问题:(1)海洋具有软的自然边界,污染物在海洋中的扩散受洋流等因素影响,扩散路径不是一条直线,扩散路径不仅受半岛、岛屿等陆地阻挡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受洋流速度和方向的影响。(2)海洋污染源的扩散分布通常符合一定的趋势,即如果近岸某站的监测结果为重度污染,而该站附近及向远海的监测结果为污染情况较好,则更远的海域的水质一定为污染程度更轻。传统的空间插值欧氏距离加权法夸大了周围参考点对插值点的影响,其固定选取参考点,在水质跨度较大的区域可能导致插值严重失真,违反了污染扩散规律,最终插值结果不能反映海区污染的真实分布情况和扩散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表达海洋洋流水平运动作用下的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域污染空间分布获取方法,包括:根据待研究海域的数据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监测站点与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数据包括监测站点坐标、海水流速以及海水流场数据;根据所述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确定出满足设定条件的插值参考站点;根据所述插值参考站点及所述插值参考站点对应的所述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待测点的距离权重,所述待测点为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中的位置点;根据所述距离权重计算得到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海域污染空间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根据监测站点与待测点之间的路径距离选择插值参考点,并根据判断满足标准的插值参考点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进行距离权重计算的带待研究海域的海域污染空间分布,可以直接、准确的反应海域污染的分布趋势。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待研究海域的数据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监测站点与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包括:根据所述海水流速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污染扩散的表面阻抗因子;根据所述海水流向数据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污染扩散的水平阻抗因子;根据所述表面阻抗因子和所述水平阻抗因子计算得到所述待研究海域的监测站点与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
本申请实施通过海水流速数据计算污染扩散的表面阻抗因子,海水流向数据计算污染扩散的水平阻抗因子,再根据得到的表面阻抗因子及水平阻抗因子计算路径距离能够根据海水实际流速及流向反映监测站点与所述待研究海域的多个位置点的路径距离,使得到的路径距离数据和实时的海水数据一致,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所述海水流速计算所述待研究海域的污染扩散的表面阻抗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8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课堂语音识别用教学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供配电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