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17876.5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窦子凡;范青山;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10K30/60 | 分类号: | H10K30/60;H10K30/30;H10K85/20;H10K85/10;H10K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任立晨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修饰 掺杂 有机 倍增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透明导电电极层(1)、阳极修饰层(2)、有机功能层(3)、掺杂修饰层(4)、金属电极层(5);
所述掺杂修饰层(4)的厚度为2~20nm,掺杂比例为1~15wt%,掺杂修饰层(4)的原料组成为修饰层材料和电子陷阱材料的混合物,所述修饰层材料包括NaF、LiF、CsF、GO、BP、锑烯、TAPC、TPBi、BCP、Bphen、CBP、Alq3、PDIN、PDINO、PEI、PEIE、PFN中的任一种,所述电子陷阱材料包括ZnO、CdTe、PbS、C60、C70中的任一种;
在掺杂修饰层(4)中引入电子陷阱,有机功能层(3)和掺杂修饰层(4)分别进行光响应和倍增注入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电极层(1)的厚度为2~150nm,透明导电电极层(1)为包括ITO、FTO、AZO、Au、Ag、Al或导电高分子薄膜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电极层(1)为银纳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修饰层(2)的厚度为10~100nm,阳极修饰层(2)为包括PEDOT:PSS、MoO3、V2O5、WO3、NiO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3)的厚度为100~400nm,有机功能层(3)为包括P3HT:PC71BM、PM6:Y6、P3HT:ITIC、PBDB-T-SF:IT-4F、P3HT:PTB7-Th:PC71BM、PPBDTBT:ITIC:PC71BM、C60:CuPc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5)的厚度为15~150nm,金属电极层(5)为包括Au、Ag、Al电极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透明导电电极层(1)进行清洗处理;
步骤S2:将处理后的透明导电电极层(1)进行紫外线氧化处理;
步骤S3:在透明导电电极上旋涂一层阳极修饰层(2),退火备用;
步骤S4:将有机给受体溶液旋涂于阳极修饰层(2)上,形成有机功能层(3),退火备用;
步骤S5:在有机功能层(3)上旋涂或蒸镀一层掺杂修饰层(4),退火备用;
步骤S6:在掺杂修饰层(4)上蒸镀金属电极,真空环境下冷却得到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修饰层掺杂的有机倍增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透明导电电极层(1)依次放入洗涤剂、丙酮、去离子水、异丙醇中,每次超声清洗15min,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78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信号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蓝藻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