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在马桶座盖圈后底部的用于抽吸异味气体的微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7545.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13/30 | 分类号: | A47K13/30;E03D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马桶 座盖圈后 底部 用于 抽吸 异味 气体 微型 机构 | ||
一种设置在马桶座盖圈后底部的用于抽吸异味气体的微型机构,它有两个实施方案:一、该微型机构采用气体三通元件(3)直接通过在马桶座盖圈板(1)底后部位内的设置,并在该能够上下翻动的马桶座盖圈板(1)底后部位钻孔,为之后由外界穿越进入的抽吸气管道(4)预设好其穿越位置,属于不涉及到马桶(2)本身结构变化的第一实施方案。二、该微型机构采用气体直通元件(5)直接穿进通过在马桶(2)上后顶部钻孔后的部位位置并将其粘合在其中的并让气体直通元件(5)在马桶(2)外的另一端再直接与在外的抽吸气管道(4)连接,属于涉及到马桶(2)本身结构变化(转孔)的第二实施方案。该两个实施方案均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供人们依据不同的需求酌情采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间设施技术,尤其涉及了一种设置在马桶座盖圈后底部的用于抽吸异味气体的微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尤其是儿童)在使用普通马桶时,由于臀部不能完全盖住马桶圈,从而使得臭味气体溢出,对卫生间的空气造成污染。虽然针对这种情况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排风扇等装置,加快卫生间空气的流通,从而散去臭味。但由于这类装置距离臭味源较远,并不能快速有效地除去臭味,往往要经历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将臭味散去。因此当事人在使用卫生间的过程中仍然会感知到臭味的存在,产生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使用芳香剂也不能完全彻底地盖过臭味,反而可能会形成一种更具刺激性的异味气体。因此当下人们需要一种快速又有效除臭的装置,来保持卫生间(厕所)、尤其是在嗅觉气味方面的干净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根据解决上述卫生间(厕所)的使用环境需要,为了上述“在嗅觉气味方面的干净卫生”而提出。
本发明的关键:
通过增加独立的气体三通元件(机构)即可在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上做好所需要的“技术文章”。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通过让马桶增加了独立的简单抽吸微型元件,就能够为实现对于现有技术马桶有利于抽吸其内部异味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即:
单独由气体三通元件微型机构(此时不存在图1中设置的气体直通元件)与相连接的抽吸气管道形成的第一实施例;
单独由气体直通元件微型机构(不存在气体三通元件)与相连接的抽吸气管道形成的第二实施例——气体直通元件可以适当偏离水平中心位置。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马桶座盖圈板;2:马桶;3:气体三通元件;4:抽吸气管道;5:气体直通元件;F:抽气机;P:一圈冲排水的专用通道;D: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如下:
一、它由位于马桶2上部能够上下翻动的马桶座盖圈板1底后部位的至少是气体三通元件3构成的单一微型机构构成;
二、气体三通元件3的一个气通管口与抽吸气管道4相连接,另两个气通管口对外敞开用以吸引马桶1内的异味气体;
所述的另两个气通管口的分叉处位于:马桶2顶部圈墙壁的内侧位置与马桶座盖圈板1的大洞座的内圆周壁的外侧位置,即位于能够绝对地让开马桶2顶部对桶内喷排出清洗水体的水流通道部位。
气体三通元件3的管内口径一般为10至15mm即可,若该规格的气体三通元件3认为过厚(高度过大)会让马桶座盖圈板1与马桶2的上部无法直接贴压住,那么,则可将由圆形管状的气体三通元件3改成具有同等或稍大一些截面的矩形气体三通元件3也是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7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