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及隔墙、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7379.5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尹胜;廖榆;陈胜;晏毅;倪汝贤;曾理;付余波;张柳;张微涵;何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74;E04B2/82;E04B1/68;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防 填充 压顶 结构 隔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及隔墙、施工方法,压顶结构包括现浇带、标砖层、挤塑板、柔性密封膏和钢卡件;所述现浇带设置在填充墙的顶部,所述标砖层和柔性密封膏设置在现浇带与顶梁之间的间隙,所述标砖层设置在现浇带与柔性密封膏之间,所述挤塑板置于柔性密封膏内侧;所述钢卡件设置在顶梁的底部,所述钢卡件设置有多个,多个钢卡件设置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现浇带、标砖层和柔性密封膏置于钢卡件内。本发明不仅能满足九度设防填充墙为抗震设防烈需要,且施工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及隔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隔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要主体结构,为建筑内部的墙体结构。压顶结构为设置在填充墙顶部的结构,用于连接填充墙和顶梁。
九度设防填充墙为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的墙体结构。为了满足九度设防填充墙为抗震设防烈要求,需要对九度设防填充墙顶部的压顶结构进行改进,以保证其抗震效果。目前,还没有针对九度设防填充墙进行对应设计的压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不仅能满足九度设防填充墙为抗震设防烈需要,且施工难度低。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压顶结构的施工方法,以及包括该压顶结构的隔墙。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九度设防填充墙压顶结构,包括现浇带、标砖层、挤塑板、柔性密封膏和钢卡件;
所述现浇带设置在填充墙的顶部,所述标砖层和柔性密封膏设置在现浇带与顶梁之间的间隙,所述标砖层设置在现浇带与柔性密封膏之间,所述挤塑板置于柔性密封膏内侧;
所述钢卡件设置在顶梁的底部,所述钢卡件设置有多个,多个钢卡件设置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现浇带、标砖层和柔性密封膏置于钢卡件内。
本发明所述现浇带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所述挤塑板和柔性密封膏构成柔性连接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提高填充墙的抗震效果,使填充墙能够能满足九度设防填充墙为抗震设防烈需要。
本发明的填充墙顶部与顶梁底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先浇筑后浇带,剩下的空隙使用标准砖与柔性连接连接件进行填充,填充墙顶部与顶梁底部之间的间隙使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容易,减少了窝工的情况,起到了提升工作效率和节约人工的作用。
进一步地,填充墙的顶部置于钢卡件内。
进一步地,现浇带的顶部与顶梁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10cm。
上述压顶上口预留空间经过科学计算和反复试验,将现浇带的顶部与顶梁的底部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cm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柔性连接工作,大大的节约了人工,并且能够满足抗震九度设防的设计要求。
进一步地,钢卡件为U形钢板,所述U形钢板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形钢板的底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顶梁的底部,所述挤塑板为聚苯挤塑板。
一种隔墙,包括上述压顶结构,还包括填充墙、主体结构柱和构造柱;
所述构造柱至少平行设置有两个,设置在两侧的构造柱分别固定在两个主体结构柱的内侧壁,所述构造柱的底部穿过地梁固定在地面,所述填充墙设置在相邻两个构造柱之间。
所述主体结构柱的内侧壁具体是指两个主体结构柱相对的一侧。所述构造柱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隔墙的宽度进行设计,一般隔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0倍墙厚。
进一步地,填充墙的顶部与构造柱的顶部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该高度差等于现浇带的厚度。
上述设置便于浇注形成后浇带。
进一步地,构造柱为钢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7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