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趋于商用化无线充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6908.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汪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22;H02J50/12;H02J50/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黄胜初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趋于 商用 无线 充电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趋于商用化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利用供电电源向发射端能交换装置供能;
步骤S2:发射端能交换装置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形式;
步骤S3:利用能量发射机构将电磁场形式的电能发射出去;
步骤S4:利用能量拾取机构将电磁场形式的电能拾取接收;
步骤S5:利用车载能量变换装置将接受的电磁场形式的电能转化为需求电流;
步骤S6:利用充电器和电池利用电流进行充电;
步骤S7:利用电控和电机利用电池控制车辆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2中,所述发射端能交换装置将三相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频率、功率均可控的高频交流电(80~90kHz左右),用以激发发射线圈将电能无线发送出去。发射端能交换装置的核心包括两个部分:整流电路、稳压控制电路和高频逆变电路,电能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设计上将装置的结构设计成平面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和S4和中,所述能量发射机构和能量拾取机构由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组成,电能发射模块的功能为将高频电源产生的高频电压以电磁场的形式发射出去,电能接收模块的功能为配合电能发射模块产生的高频磁场产生共振,形成高频电流,这样的发射与接收形成电能的无线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能量拾取机构设置有整流滤波模块,系统在通过电能发射模块与电能接收模块的电能传递之后,由于电池组充电需要直流电源,因此可通过整流模块对高频电流进行整流形成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可以对系统输出进行控制,使其输出满足负载特性需求,针对不同电池组的充电特性,充电控制模块可控制系统输出使其满足电池组充电恒压、恒功率和恒流充电。充电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车载电脑选择不同充电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9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