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板蓝根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16329.5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秦梦;裴林;何培;崔施展;孙国强;张玉铭;芦晔;段绪红;马宗敏;李俊娣;张峰;杨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C05F17/20;C05F17/964;C05F17/979;C05F17/993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 |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北沙参 板蓝根 药渣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该有机肥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板蓝根药渣12—17份、牛粪50—55份、草灰14—18份、稻壳粉15—20份、过磷酸钙1—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尿素2—4份和聚γ谷氨酸3—4份。其工艺是:将原料搅拌混合均匀,用尿素调节C/N比为30:1,然后将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发酵物中,混合搅拌,堆肥沤制,发酵完成后加入聚γ谷氨酸。本发明是特别适用北沙参的生物有机肥,其将板蓝根药渣、牛粪、稻壳粉等加工制成有机肥施用到北沙参上,使其香豆素和多糖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品质取得显著的改善,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且有效改善化肥过度应用导致的土壤结构受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板蓝根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北沙参,别名莱阳参、辽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微寒。归肺经、胃经。北沙参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等病症。香豆素为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高血压、抗HIV、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北沙参药用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北沙参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提高产量,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致使北沙参品质下降,有机质含量降低,同时导致土壤结构受到损害,土壤肥力日益衰退,因此,筛选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实现北沙参高产优质高效,改善化肥过度应用十分必要。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药生产加工规模逐渐增大,随之产生的中药药渣日益增多。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废渣的处理简单粗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带来严重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板蓝根药渣生物有机肥其制备方法,是特别适用于北沙参生长的生物有机肥,本发明将中药板蓝根药渣、牛粪、草灰、稻壳粉、过磷酸钙、聚γ谷氨酸加工制备成生物有机肥施用到北沙参上,使其香豆素和多糖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北沙参品质取得显著的改善,实现了北沙参高产优质高效,且能够有效改善化肥过度应用导致的土壤结构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板蓝根药渣生物有机肥,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板蓝根药渣12—17份、牛粪50—55份、草灰14—18份、稻壳粉15—20份、过磷酸钙1—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尿素2—4份、聚γ谷氨酸3—4份;
本发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解钾菌菌剂。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北沙参的板蓝根药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板蓝根中药废渣、牛粪、草灰、稻壳粉、过磷酸钙按配比混合均匀,用尿素调节C/N比为30:1,然后将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发酵物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即可,混合后的物料水分应控制在60%左右。
S2、将所得的发酵物堆放在1.44m3堆肥箱进行发酵。
S3、在堆肥箱内30cm深处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上升至60℃时翻堆一次,以后每5-6天翻堆一次,发酵42天,堆箱温度不再上升。
S4、发酵完成后加入适量聚γ谷氨酸,混匀后备用。
S5、将发酵完后的发酵物料进行干燥,保证水分含量在18%以下,通过粉碎机将干燥后的发酵物料进行粉碎,即可得到肥料。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述含水量60%左右的判断方法为:用手捏成团后,手指缝见有水积,有少量水滴,落地即散。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述堆肥箱底部有进气口,与硅胶管相连,进气口与气泵相连,对堆体进行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未经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