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4743.2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伟;姚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声物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6K9/00;G06Q50/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张炬杰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触 识别 物业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方法,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获得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其中,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包括第一类别数据与第二类别数据;获得第一权限特征集合;构建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与所述第一权限特征的第一映射数据库,第一映射数据库包括第一类别数据、第二类别数据与第一权限特征集合的映射关系;将第一图像信息输入至第一人脸比对模型,获得第一人脸比对结果,获得第一权限;将第一权限发送至物业管理云平台,获得第一指令,将第一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门禁进出人员的权限和人脸识别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够,导致存在权限管理个体化程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门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人脸识别技术快速落地于各种智能化应用场景,其中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在智慧社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脸识别具有如下特点:用户几乎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可获取人脸图像;用户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隐蔽性好。业主不需携带钥匙也不用刷卡,只要刷脸就能进出小区,快捷且安全方便。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手机开门、APP远程开门、密码开门、蓝牙开门、微信开门等方式控制开门,业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除了能刷脸开门外,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还有监控功能,一定程度保障社区内人群的安全。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门禁进出人员的权限和人脸识别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够,导致存在权限管理个体化程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门禁进出人员的权限和人脸识别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够,导致存在智能化程度不够的技术问题。通过采集社区住户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图像数据,分别构建人像数据库,再依次为两个人像数据库中的所有人像增加对应权限,并构建映射关系数据库,将人像数据和对应的权限进行存储,利用智能化模型识别对比来访人像,并根据来访人像,调用相关对应权限,赋予来访人像实施相应权限的权利,达到了个体化程度更高的人脸识别权限管理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接触识别的物业管理方法,应用于一物业管理云平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获得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包括第一类别数据与第二类别数据;获得第一权限特征集合;构建所述第一人像采集数据库与所述第一权限特征的第一映射数据库,所述第一映射数据库包括所述第一类别数据、所述第二类别数据与所述第一权限特征集合的映射关系;以所述第一映射数据库为训练数据构建第一人脸比对模型,将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输入至所述第一人脸比对模型,获得第一人脸比对结果;依据所述第一人脸比对结果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权限;将所述第一权限发送至所述物业管理云平台,获得第一指令,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第一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声物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声物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4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