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振动传感入侵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4732.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婉;徐一旻;马俊杰;王月明;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姜婷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振动 传感 入侵 报警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振动传感入侵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监测区域的异常光栅信号;根据异常光栅信号,定位异常光栅区,并将出现异常光栅信号的传感光纤作为异常光纤;对异常光栅区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认是否人为入侵,若是,则生成标志信号,标志信号包括异常光栅区的位置信息;基于异常光栅区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的位置关系映射表,确定与异常光纤的异常光栅区阵列对应的预设非同缆传感光纤的光栅区并作为目标光栅区;获取目标光栅区的振动信号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认目标光栅区是否人为入侵,若是,则输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提高人为入侵监测的准确性,并且有助于提高防御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周界入侵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振动传感入侵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被安装在机场、军事基地、石油石化厂区等这些特殊场所用来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是将其安装在普通工厂厂区、居民住宅区以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一个稳定可靠的周界防入侵系统可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原理来实现可靠、高效的入侵系统,例如:红外对射、微波对射、电子围栏、以及视频监控等,但是由于底层物理原理的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基于红外和微波对射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很容易受自然环境和天气的限制,在曲折的地形中难以布设,而且它们在雨、雪、雾等天气下工作时误报率较高。泄露电缆和振动电缆是基于电流传感,其功耗很大,而且不适合在石油石化等这些对电敏感的场合使用;电子围栏、电网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等由于会释放大的电压,可能对入侵者造成伤害。同时,上述方案在长距离监测时,由于无法实现入侵的精确定位,这将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人员,导致系统的失效。
综上可见,基于电传感技术的传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解决方案受自身技术条件限制存在诸多功能缺陷;目前,基于阵列光栅的新型安防系统利用光栅阵列作为感应体来检测外界入侵行为,光栅阵列作为无源器件,不受电磁干扰、适合各种恶劣环境,可隐蔽布设等特点,而针对长距离光栅阵列技术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在近几年的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光缆在距离安防站较远的地方被人为刻意剪断或者施工等无意破坏来不及修复,则远端安防区域无效。整体安防系统出现部分防御失效,安防缺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发明人认为现有的阵列光栅周界安防系统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振动传感入侵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人为入侵监测的准确性,并且有助于提高防御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振动传感入侵报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监测区域的异常光栅信号;
根据所述异常光栅信号,定位异常光栅区,并将出现异常光栅信号的传感光纤作为异常光纤;
对所述异常光栅区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认是否人为入侵,若是,则生成标志信号,所述标志信号包括异常光栅区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异常光栅区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的位置关系映射表,确定与所述异常光纤的异常光栅区阵列对应的预设非同缆传感光纤的光栅区并作为目标光栅区;
获取所述目标光栅区的振动信号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认所述目标光栅区是否人为入侵,若是,则输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监测区域的异常光栅信号,包括:
实时获取目标监测区域预设光栅区段的振动信号;
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有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异常光栅信号。
可选的,对所述异常光栅区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包括:将所述异常光栅区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后得到异常振动信号,采用预设的神经网络对所述异常振动信号进行模式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烽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4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