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3453.6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雨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0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季 低温 条件下 安全 建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包括:S1、钢筋网的捆扎,在钢筋网的内部水平的铺设有一层电加热丝网;S2、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为5‑10℃;S3、混凝土捣实,捣实过程中采用加热元件对混凝土进行加热;S4、混凝土养护,在捣实后的混凝土的上方架设蒸汽管,在蒸汽管的外部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的外部铺设保温材料;S5、打开电加热丝网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加热,打开蒸汽管对混凝土的上方进行加热养护,打开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下方固定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混凝土的下方进行加热养护。本发明采用上述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能够解决因冬季温度比较低造成混凝土凝固速率低,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建筑结构强度比较高、承载力强、稳定性好,并且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因此,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钢筋混凝土的凝固主要是依靠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温度每升高10℃,水化反应速率大约增长70%,可见温度对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冬季的低温条件下,环境温度比较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释放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上升,由于环境温度比较低,混凝土水化过程比较慢,混凝土的凝固速率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比较大,容易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产生裂缝,影响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解决因冬季温度比较低造成混凝土凝固速率低,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筋网的捆扎,在建筑的楼板的模板上进行钢筋的捆扎,得到钢筋网,在钢筋网的内部水平的铺设有一层电加热丝网,电加热丝网与外置的电源连接;
S2、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钢筋网和电加热丝埋设在混凝土的内部,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为5-10℃;
S3、混凝土捣实,在对混凝土进行捣实过程中采用加热元件对混凝土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捣实;
S4、混凝土养护,在捣实后的混凝土的上方架设蒸汽管,在蒸汽管的外部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的外部铺设保温材料;
S5、打开钢筋钢内部设置的电加热丝网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加热,打开蒸汽管对混凝土的上方进行加热养护,打开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下方固定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混凝土的下方进行加热养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在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道内设置对混凝土具有加热作用的加热元件,将混凝土温度加热到5-10℃。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加热元件为加热棒,加热棒固定在混凝土振捣棒上,加热棒与外置的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保温材料为珍珠棉或棉垫。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模板下方的建筑空间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建筑空间的窗口处采用棉帘进行封堵。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安全建筑施工方法,在钢筋网的内部设置电加热丝网,电加热丝网对混凝土的内部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水化速率。混凝土上方设置有蒸汽管,采用蒸汽管内的蒸汽对混凝土上方进行加热和加湿,提高混凝土上方的温度和水化的速率,并且能够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下方依靠模板下方设置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混凝土下方的温度。在混凝土的上方、下方和中部均设置加热装置,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提高混凝土水化的均匀性,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的楼板的下方的空间内设置加热装置,提高环境的温度,减小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并对下方的混凝土墙板等进行进一步的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雨,未经宋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3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