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镍冶炼炉渣制备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09279.8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金谷智联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0;C04B18/14;C04B24/24;B28B3/00;B28B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 地址: | 511517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创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冶炼 炉渣 制备 烧结 人造 合成 板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镍冶炼炉渣制备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的方法。将镍冶炼炉渣与细粒径颗粒填充料、液体填充剂及辅料经搅拌混合,制成混合料,然后置于模框中布料,形成板状结构,将模框内抽真空,在真空力和重锤拍击力的合力作用下相互运动填充压制形成板材,最后将压制后的板材进行固化、脱膜、冷却、定厚抛磨,得到所述人造合成板材。本发明采用大粒径镍冶炼炉渣与细粒径颗粒填充料及液体填充剂进行结合的方式,通过真空+振动的形式形成完全的材料实心体,所得人造合成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本发明实现了镍冶炼炉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镍冶炼炉渣制备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的冶炼炉渣、选矿尾渣。其冶炼炉渣通常采用堆存的方法处理,堆存的冶炼炉渣中含有铁、镍、铜和钴等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目前,镍冶炼炉渣一般采取堆存的方法进行处理,都未再充分利用,不仅占地多,严重的污染周边的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果能够对镍冶炼炉渣进行处理再利用起来,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天然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部分,因为其色彩多样化,开发容易,自古以来一直被人广泛使用。但是随着其开采量的过度增加,开采利用率低等原因,天然石材的开采逐步受到限制,特别是欧洲国家,已经禁止了天然石材的开采。而且每个矿产区的产品,其花色,品种都是独一的,更增加了其使用上的难度。人们一直在寻找其替代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合成板材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饰材料得到很大的发展机遇。
专利CN 110156399 A公开了一种性能优良成本低的环氧树脂复合人造石板材制造工艺,具体做法是:将环氧树脂砂浆布入由水泥基底板构成的模具,然后将模具送入安置于真空箱的振动台。布有环氧树脂砂浆的模具在真空中振动,当砂浆中包裹的空气被抽出的同时,振动促使环氧树脂砂浆密致,由此可以直接将环氧树脂砂浆与水泥基底板直接复合,经固化后获得表面层为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骨料的混凝体、底层为低成本的水泥基的复合人造石板材。但该专利采用的是环氧树脂与水泥基底板分层设置的方式,并未实现环氧树脂与水泥基骨料的良好混合,且未实现镍冶炼炉渣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镍冶炼炉渣制备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人造合成板材。
本发明人造合成板材包括不同粒径的颗粒骨料和基准体积的填充单元体,所述填充单元体由细粒径固体颗粒填充料和液体填充剂经固化制成,所述固体颗粒填充料的表面具有由所述液体填充剂填充形成的柔性液体填充膜,各粒径的所述颗粒骨料互相填充贴合,所述颗粒骨料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所述填充单元体,形成镍冶炼矿渣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镍冶炼炉渣制备免烧结人造合成板材的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镍冶炼炉渣与细粒径颗粒填充料、液体填充剂及辅料经搅拌混合,制成混合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置于模框中布料,形成板状结构;
(3)将模框内抽真空,在真空力和重锤拍击力的合力作用下相互运动填充压制形成板材;
(4)将压制后的板材进行固化、脱膜、冷却、定厚抛磨,得到所述人造合成板材。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镍冶炼炉渣的粒径为0.1~10mm,细粒径颗粒填充料的粒径为0.01~0.1m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细粒径颗粒填充料为黏土、粉煤灰、水泥、陶瓷粉、玻璃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金谷智联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清远金谷智联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9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因子认证用户服务端对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线电阻测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