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8773.2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元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庞林春;李斌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桩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该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收集装置、推料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呈圆柱形结构,收集装置左侧安装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下端安装在底板上,收集装置内部安装有连接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铺设时,铺设效果差、效率低,通常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进行吊运,影响钢套管的加工效率,同时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回收时,通常需要人工逐一对钢套管进行收取,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不能够有效地对钢套管进行收纳整理,不利于钢套管的后续使用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基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是建筑领域中的埋于地下的建筑基础的一部分。桩基包括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其中沉管灌注桩应用较多,灌注桩是通过电动震动或者锤击的方式形成桩孔,紧接着将钢筋笼和钢套管下入桩孔内,然后再将混凝土灌入其中,最后一边振动一边将钢套管拔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桩基。
目前,现有的土木工程桩基在进行施工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铺设时,铺设效果差、效率低,通常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进行吊运,影响钢套管的加工效率;2、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回收时,通常需要人工逐一对钢套管进行收取,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不能够有效地对钢套管进行收纳整理,不利于钢套管的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铺设时,铺设效果差、效率低,通常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进行吊运,影响钢套管的加工效率,同时现有的设备在对钢套管进行回收时,通常需要人工逐一对钢套管进行收取,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不能够有效地对钢套管进行收纳整理,不利于钢套管的后续使用等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该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收集装置、推料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的底板上端中部安装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呈圆柱形结构,收集装置左侧安装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下端安装在底板上,收集装置内部安装有连接装置,底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处安装有弹性套管,弹性套管可以防止连接套管向下自由滑动,当连接套管经弹性套管向下运动时,需连接装置带动连接套管向下运动。
所述的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架、固定架、定位架、挡料板、连接套管和压紧单元,所述的底板上端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内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呈圆环形结构,固定架左侧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挡料板,挡料板呈弧形结构,挡料板内侧安装有弹簧,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均匀设置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上对称设置有定位槽,连接架与固定架上均安装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架,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右侧安装有压紧单元。
所述的连接套管包括输料管、连接管和固定管,所述的输料管呈圆柱形空心结构,输料管上端安装有连接管,输料管下端安装有与连接管配合的固定管。
该土木工程桩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钻孔定位:通过采用联测、复测的方法测量给定孔位的中心点;
S2、护筒埋设:对步骤S1中测定的中心点进行冲孔,并将钢结构的护筒埋设在冲孔位置处;
S3、钻孔施工:通过钻机对步骤S2中护筒内部进行钻孔施工,并将钻孔后孔内残留的残渣进行清理;
S4、吊放钢筋笼:通过吊机将钢筋笼放入步骤S3中钻孔的孔中,并通过定位柱对钢筋笼上端进行定位防偏移;
S5、安放导管:将底板放置在地面上,使得底板上的圆孔与钻孔后的孔同轴线,之后,推料装置带动连接套管运动到固定架中部,连接装置向下运动带动连接套管同步运动,重复上述运动可以实现对连接套管逐步拼接安装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元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元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8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