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7446.5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8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婷;陈晓东;刘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45;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焦志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认证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计算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匹配度,确定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认证安全等级;获取预设认证因子列表中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根据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第一数值;认证因子是影响身份认证的环境因素和/或电子设备的系统因素;按照第一数值降低第一认证安全等级至第二认证安全等级;确定第一用户的认证安全等级为第二认证安全等级。本申请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生物认证方法的不同需求,兼顾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身份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一般为用户提供各种身份认证方法,例如通过用户所持有的数字签名(如:U盾)、用户设置的密码(如:个人识别号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或者用户生物特征(如:人脸、指纹、声纹等)来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一般分为注册和认证两个阶段。注册阶段,电子设备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并作为生物特征模板存储起来;认证阶段,电子设备采集待认证用户的生物特征后,将其与注册阶段存储的生物特征模板进行比对,若待认证用户的生物特征与生物特征模板的特征匹配度达到预设判定阈值,则身份认证通过,判定待认证用户是注册的合法用户,否则身份认证失败,判定待认证用户为非法用户。
由于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中预设的判定阈值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身份认证方法不同安全性、不同使用便捷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身份认证方法的不同需求,兼顾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计算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匹配度,确定所述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认证安全等级;获取预设认证因子列表中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第一数值;所述认证因子是影响身份认证的环境因素和/或电子设备的系统因素;按照所述第一数值降低所述第一认证安全等级至第二认证安全等级;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认证安全等级为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该方法中预设有多个认证安全等级,在一次身份认证中,基于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第一数值,根据第一数值对认证安全等级进行降级,从而使得身份认证方法的认证安全等级不再是固定的,而是随每次身份认证的实际环境情况动态变化,兼顾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第一数值,包括:根据每个所述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每个所述认证因子对应的第二数值;取所述认证因子对应的第二数值中的最大数值作为所述第一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计算第一数值,包括:根据每个所述认证因子的状态信息以及每个所述认证因子的预设权重,计算所述第一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匹配度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应用的身份认证请求;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认证安全等级为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发送给第一应用,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业务操作权限,根据所述业务操作权限确定是否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指示的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生物特征信息的特征匹配度之前,还包括:接收数据库的身份认证请求;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在所述数据库接收到第一应用的第一消息时发送;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认证安全等级为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之后,还包括:向所述数据库反馈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所述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二认证安全等级对应的数据处理权限;在所述第一消息请求的数据处理位于所述数据处理权限之内时,向所述第一应用反馈所述第二消息对应的数据处理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式地面与墙体平面固定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阻尼转换的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