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7259.7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黎汉林;孙乐雨;施鑫;侯岩;孟祥辉;崔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22;H01B7/00;H01B13/02;H01B13/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赵艳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风压 导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及其制造方法,该导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中部导电线层和外部导电线层,中部导电线层绞合在内芯上,外部导电线层绞合在中部导电层上,外部导电线层包括多股第一导电单线,中部导电线层包括多股第二导电单线,第二导电单线的横截面呈梯形,中部导电线层和内芯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导电单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弧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导线具有较高的自阻尼性,利于降低风压,提高了导线整体的抗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架空线输电导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架空输电导线常采用钢芯铝绞线作为电能传输载体,而普通钢芯铝绞线在灾害性大风或者稳定横向微风等工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强风作用下易出现输电线路倒杆塔、断线、风偏、污闪、绝缘子脱串和金具断裂等事故;或者在均匀微风作用下,导线背风侧易形成周期性的卡门涡旋激起导线上下震荡,而长时间微风震动而导致导线疲劳断股的事故。因此,现有的架空导线抗风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低,无法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架空导线抗风效果不佳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中部导电线层和外部导电线层,所述中部导电线层绞合在内芯上,所述外部导电线层绞合在中部导电层上,所述外部导电线层包括多股第一导电单线,所述中部导电线层包括多股第二导电单线,所述第二导电单线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中部导电线层和内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导电单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弧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导电线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喷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单线采用硬铝线、铝镁硅合金线或耐热铝合线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芯采用铝包钢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单线采用硬铝线、铝镁硅合金线或耐热铝合线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导电线层和内芯之间可设置多层中部导电线层,相邻中部导电线层绞向相反,外部导电线层的节径比不大于相邻的中部导电线层。
一种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备内芯、第一导电单线和第二导电单线,所述第二导电单线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一导电单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弧部;
将多股所述第二导电单线绞合于所述内芯的外表面形成中部导电线层;
将多股所述第一导电单线绞合于所述中部导电线层的外表面形成外部导电线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单线的制备方法为:由连铸连轧机生产出第一耐热合金杆,再将第一耐热合金杆拉制成外表面具备凹弧部的第一导电单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单线的制备方法为:由连铸连轧机生产出第二耐热合金杆,再将第二耐热合金杆拉制成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导电单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多股所述第一导电单线绞合于所述导电线层的外表面形成外部导电线层后,在外部导电层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形成喷砂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自阻尼型低风压导线,具有较高的自阻尼性,利于降低风压,提高了导线整体的抗风效果,从而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