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6209.7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林;叶玉树;杭爱春;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F3/00;E03F3/04;E03F5/04;E03B1/04;C02F3/30;C02F3/28;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陶敏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生活 污水 收集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支主管排水系统、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和清水回用排放系统,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用于收集每一农户的污水,多个农户的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与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的进口端连通,多个农户的接户井通过管道接入检查井,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的出口端通过支主管排水系统与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连通,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化处理单元,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出口端与清水回用排放系统连通。上述系统能够解决农村污水治理中所存在的返臭、堵塞、投资高、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由于村镇通常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雨水、生活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沟渠、溪流中,对环境造成面源环境污染。为了改善农村的水环境质量,实现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在各自然村实施污水收集和处理,可以减少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及污水直接排放对河道的污染,从而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针对国内农村污水的相关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尽管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地方标准对农村污水处理施工验收部分内容进行了说明,然而仍然存在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工艺和建设验收困难等问题。此外,部分农村污水治理管网建设参照市政管网建设验收标准,造成管网投资成本较高。
在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运营阶段,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1)管网户均投资较高;2)收集管道和处理设备遇堵塞故障;3)农户室内返臭味;4)雨季来水量大,生化系统受冲击影响大,处理设备出水长效稳定达标排放困难。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够解决农村污水治理中所存在的返臭、堵塞、投资高、出水不能稳定达标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支主管排水系统、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和清水回用排放系统,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用于收集每一农户的污水,多个农户的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与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的进口端连通,多个农户的接户井通过管道接入检查井,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的出口端通过支主管排水系统与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连通,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生化处理单元,小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出口端与清水回用排放系统连通。
在本发明中,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每一农户的污水,污水包括但不限于厨房灰水、卫生间灰水、化粪池黑水等;此时,单户污水接户管系统包括多个分别用于收集厨房灰水、卫生间灰水和化粪池黑水的接户管。进一步地,为了解决农户户内返臭味问题的发生,可以在接户管的存水弯前部或后部设有通气帽。
对接户管的材质及尺寸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具体地,厨房和卫生间的接户管可以采用管径De75的UPVC管,管道最小坡度可以为8‰;卫生间化粪池的接户管可以采用管径De110的UPVC管,管道最小坡度可以为6‰。
为了解决管网和处理设备堵塞故障的发生,接户井可以选用200一次注塑成型塑料排水检查井;此外,可以在卫生间的接户管进口端设置清扫口,在厨房的接户管进口端设置水封井,并且可以在水封井中设置提篮式滤油网。
在本发明中,多户污水接户管系统可以通过管径De160的UPVC管和主干管检查井连接;针对典型联排靠近居户(亦即农户),可优化设计布置,三个居户接户井后通过De160UPVC管合并连接接入一个主干管检查井,优化设计后可减少管道和检查井的数量,进而减少管网的投资建设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6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