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4997.6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陆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钛白粉 酸解钛液 净化 还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硫酸法钛白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及系统,包括酸解钛液冷却器、沉降槽、泥浆槽、泥浆板框压滤机、稀钛液储槽、管式过滤机、清钛液储槽、电解槽、还原钛液槽、循环泵、还原钛液冷却器、在线分析仪和控制阀,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对钛液中Fe3+、Ti4+的还原顺序和还原方式,采用先换热净化后电解还原的工艺,不仅节约了大量铁粉和硫酸原料,而且大幅度减少后续流程因分离硫酸亚铁而消耗大量冷量和热量,同时减少了低价值FeSO4·7H2O、FeSO4·H2O的排放,较大幅度降低了废气和废酸水的排放,不仅减少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而且使得钛液酸解工段能够做到还原自动化、精准化,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硫酸法钛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钛白粉生产技术主要是采用硫酸法,硫酸法年产能已超过300万吨,国内利用该种技术已建成并运行众多生产装置。考虑到生产成本因素,绝大部分厂家采用TiO2含量在44%到50%的钛精矿,其中Fe2O3和FeO含量较大,被硫酸酸解后钛液中含有较多Fe2(SO4)3和FeSO4,在酸解反应过程中由于采用压缩空气搅拌,较高温度下FeSO4部分又被氧化成Fe2(SO4)3,这些Fe3+如果不除掉,就严重影响产品色相,从而无法生产合格钛白粉。
国内目前做法基本都是在酸解罐或还原槽中加入铁粉,将其中Fe3+全部还原成Fe2+,为防止后续工序操作中,部分Fe2+又被空气氧化成Fe3+,所以铁粉适当过量,使钛液中Ti3+浓度达到1.5~3g/L。
从多数生产厂家反映数据来看,每吨硫酸法钛白平均消耗铁粉155kg左右,以年产10万吨钛白粉计算,年消耗铁粉需要15500吨左右,成本就达到0.53亿元左右,这些铁粉最终以FeSO4·7H2O和FeSO4·H2O型式产出,加上钛精矿酸解产出的FeSO4·7H2O和FeSO4·H2O,数量巨大难以出售,而且在分离FeSO4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冷量和热量,日益成为生产商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而且这些新增的铁粉需要消耗更多的硫酸,产生更多的废水和废气,成本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及系统,可以降低生产能耗、节约生产时间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硫酸法钛白粉酸解钛液净化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冷却工序,
将酸解罐或二级溶解槽内熟化完成的酸解钛液通入酸解钛液冷却器1底部进口,酸解钛液冷却器1上部侧面进口通入自结晶-水解工段圆盘过滤后的稀钛液,间接换热后,稀钛液温度由20℃左右升到55℃左右后从酸解钛液冷却器1下部侧面出口返回到结晶-水解工段管式过滤器供料槽,酸解钛液冷却到60℃左右后从酸解钛液冷却器1顶部出来与絮凝剂按比例计量混合后进入连续沉降槽2中,冷却后的酸解钛液和絮凝剂的混合体积比为1:0.03~1:0.07。
步骤(2):沉降工序,
混合液在沉降槽(2)内连续沉降,沉降时间为2~4小时,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泥浆,将上层清液通入管式过滤机11进行精细化过滤,得到清钛液,清钛液的杂质固含量低于10ppm、温度为50℃~55℃;
步骤(3):酸解钛液还原工序,
将清钛液通入电解槽14,接通电解槽14的直流电源后发生电化学反应如下:
阳极:4OH- -4e = 2H2O+O2↑
阴极:Fe3+ +e = Fe2+
Ti4+ +e = Ti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4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