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传感器装置及其露点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02390.4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2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王涛;管扬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68 | 分类号: | G01N25/68;G01K11/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ems 压电 谐振 露点 传感器 装置 及其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传感器装置及其露点识别方法,方法包括:利用网络分析仪驱动MEMS压电谐振器,将待测气体通过进气孔通入气室中,并实现气室的封闭;将半导体制冷片通电降温,使气室内的相对湿度不断增加直至水汽饱和,在MEMS压电谐振器的表面产生水分凝结,连续记录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和MEMS压电谐振器输出的谐振频率值;以步骤S2降温过程中输出的谐振频率值作为因变量y、负温度值作为自变量x,进行分段函数拟合;在拟合得到的最终函数中,分段点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即为待测气体的露点温度。该方法拓宽了在露点测量领域可用的MEMS谐振器种类范围,也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MEMS)和湿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传感器装置及其露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湿度传感器在天然气供应、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露点温度的测量被国际公认为是精度最高的湿度测量方法。湿度一般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表达方式。绝对湿度指的是空气实际含水量,而相对湿度指的是空气实际含水量和理论最大含水量的比值。
露点温度是绝对湿度,不受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的影响。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当空气通过与比空气冷的表面接触而冷却到露点时,水会在表面凝结。
露点测量的核心部分是露点的检测与识别。目前主要的露点识别技术有声表面波(SAW)、光电、图像识别、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等。光电法成本太高,仪器只适合实验室使用,不易携带。声表面波和图像识别都有复杂的系统。另外,这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与以往的方法相比,QCM具有稳定性好、对纳克级(1ng/cm2)质量变化敏感等优点。QCM通过测量其谐振频率的变化来监测质量负载的变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基于QCM的传感器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层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因此,这种传感器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另外,QCM和SAW传感器相对大的封装需要大功耗的制冷元件和大量湿气覆盖在表面,造成了较慢的响应时间。
MEMS传感器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功耗低、易于集成、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露点测量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关于MEMS露点传感器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学者提出通过记录降温过程中谐振频率最大值识别露点,但这个方法在一些MEMS谐振器上误差很大。
本发明提出的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识别方法利用了MEMS压电谐振器的几个特性。首先是压电材料的负温度频率特性(TCF),即降低温度会导致MEMS压电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升高。还有一个特性是在气室中降温会导致相对湿度增加,这会阻碍MEMS压电谐振器的振动,使谐振频率降低。最后是谐振器的质量负载效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之后,谐振器表面结露,质量增加,导致谐振频率降低。这三个特性综合起来发挥作用使得在温度降低过程中MEMS谐振器谐振频率呈现先升高后平缓最后快速下降的特点。本发明利用这一特点提出了利用分段函数拟合进行露点识别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传感器装置及其露点识别方法,用于提高MEMS谐振式露点传感器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EMS压电谐振式露点传感器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放的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和外壳,半导体制冷片顶部和外壳之间构成封闭的气室;所述外壳上开设进气孔和出气孔;
所述气室中设有铝板、印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和MEMS压电谐振器,铝板上固定有分别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实现信号传输的温度传感器和MEMS压电谐振器;所述铝板的底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顶部贴合连接,顶部与外壳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待测气体的气体空间,铝板用于对待测气体制冷降温;温度传感器和MEMS压电谐振器与所述气体空间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