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02029.1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余韶波;李浩;黄海波;张来文;刘静;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31/6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密闭 回收 安全 防护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包括主体基座、主体盖板及操作机构;主体盖板与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操作机构与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本技术方案的主体基座与主体盖板的分体设计合装紧固的保证了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时操作人员与废液、废气的直接接触,保证人身健康安全;操作机构的杠杆原理设计简化了废气泄压、废液回收的工作过程;残液集中导向回流及废气的负压回收装置防止废气、残液污染环境;使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过程变为简单易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气雾罐一般由罐体、罐盖、喷嘴和导管组成,是用于盛装气雾产品的一次性使用金属容器。其基本原理:用一种被储存的高压下的流体将另一种流体推挤出喷罐。由于其方便便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汽车护理用品以及油漆气雾剂等各行业。使用后的气罐属于危险废品类,需要将罐体进行彻底泄压以及残留液体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目前都是徒手通过打孔方式进行罐体泄压后将残留液体排出,但,由于某些气雾剂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化学危害不利于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低压密闭罐体泄压回收处理主要是依靠人员使用打孔工具将罐体进行穿孔释放罐体内部压力进行泄压。再将罐体内的残余液体通过泄压孔排除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依靠人员利用打孔工具将罐体进行穿孔泄压的过程中,由于罐体内部的剩余压力会使泄压瞬间罐体内部的残余伴随剩余气体一起喷出,无法防护控制,污染环境的同时残余的化学腐蚀性威胁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通过打孔工具对罐体进行穿孔泄压,一般穿孔位置在罐体放置状态的上部进行,对罐体内的残液进行回收时需要将罐体进行翻转将穿孔朝下后排出残液,此方案因其过程复杂,操作不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以解决现有的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的过程中,通过徒手穿孔方式进行罐体泄压,泄压瞬间罐内的残余气体、液体会不受控制喷出罐外,污染环境腐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包括主体基座、主体盖板及操作机构;
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所述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所述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主体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及设置于基座本体下方的支脚,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下连接部,且在每个下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残液回收管、导向孔及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在盖板本体的下边沿设置的多个上连接部,在每个上连接部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一一对应;
在盖板本体上设置有废气回收管。
优选的,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杆及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杆的下端与操作手柄的前端连接,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支架上的通孔相对应;
在操作杆的上端设置有锥体部。
优选的,锥体部的下端直径大于操作杆的外径,且大于导向孔的直径。
优选的,在锥体部上设置有纵向的三向泄压槽。
优选的,在操作杆与操作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部,用于密封导向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