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1505.8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芳;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鸿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4;B29C45/73;B29C45/77;B29C45/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模具 加工 自动 挤压 成型 | ||
1.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中板(2),下模具(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中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板(4),所述中板(2)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模具(5),所述上板(4)中部贯穿有立轴(6),所述立轴(6)的下端和中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周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导向柱(7),导向柱(7)贯穿中板(2)的板体,导向柱(7)的上端和上板(4)固定连接,导向柱(7)下端和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1)中设置有注料组件(8)、导热壳(9)、加压组件(10)、控制组件(11)、驱动组件(12)、控流组件(60)和控制阀(61),且下模具(1)中开设有排水管腔(13)、注水管腔(14)、支管腔(15)、T型管腔(16)、主管腔(17)和给料管腔(18),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成型腔(19),所述给料管腔(18)的上方设置有排水管腔(13),给料管腔(18)的下方设置有注水管腔(14),所述给料管腔(18)中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热壳(9),导热壳(9)为环形管壳体状,导热壳(9)上的相对两侧均连通支管腔(15),且一侧的支管腔(15)一端和排水管腔(13)连通,另一侧支管腔(15)一端和注水管腔(14)连通,给料管腔(18)的一端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给料管腔(18)的另一端连通有T型管腔(16),注水管腔(14)的一端连通有主管腔(17),所述T型管腔(16)的一个端口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第二个端口和给料管腔(18)连通,第三个端口和主管腔(17)连通,所述排水管腔(13)的一端延伸到下模具(1)外部,所述给料管腔(18)中设置有加压组件(10),加压组件(10)位于给料管腔(18)和T型管腔(16)的接口位置,所述T型管腔(16)和主管腔(17)的接口位置设置有驱动组件(12),且T型管腔(16)的另外两个管腔中均设置有控制阀(61),所述主管腔(17)中设置有控流组件(60),控流组件(60)位于注水管腔(14)和主管腔(17)的接口位置,所述控制组件(11)包括导热组件(21)、硬质管(22)和顶体组件(23),所述硬质管(22)嵌入在下模具(1)中,硬质管(22)的一端延伸到排水管腔(13)中,且硬质管(22)端部连接有导热组件(21),硬质管(22)的另一端延伸到主管腔(17)中,且硬质管(22)端部设置有顶体组件(23),成型腔(19)的下方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注料组件(8),注料组件(8)的下端延伸到给料管腔(18)中,所述导热组件(21)包括储气壳(24)和定位柱(25),所述储气壳(24)为柱壳体状,储气壳(24)的一端和硬质管(22)连通,所述储气壳(24)的外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柱(25),定位柱(25)一端固定在排水管腔(13)的内壁上,所述顶体组件(23)包括波纹管(26)和压力柱(27),所述顶体组件(23)设置在下模具(1)上开设的圆柱槽中,且波纹管(26)一端固定在圆柱槽的底面上,波纹管(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柱(27),压力柱(27)下端延伸到主管腔(17)中,所述加压组件(10)包括波纹管一(37)、卡位筒(38)、推进柱(39)和弹簧二(40),所述推进柱(39)的一端接触有弹簧二(40),推进柱(3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筒状槽,推进柱(39)的筒状槽中设置有波纹管一(37)和卡位筒(38),波纹管一(37)的一端固定在推进柱(39)上,波纹管一(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位筒(38),卡位筒(38)固定在给料管腔(18)的内腔壁上,所述推进柱(39)和弹簧二(40)活动套接在给料管腔(18)的内腔中,所述注料组件(8)包括漏斗壳(28)、拦截组件(29)和流体管(30),所述流体管(30)的一端连通有漏斗壳(28),漏斗壳(28)和流体管(30)嵌入在下模具(1)中,且漏斗壳(28)和流体管(30)对接处设置有拦截组件(29),所述拦截组件(29)包括拦截块(31)、弹簧片一(32)、密封座(33)、套筒(34)、内柱(35)和控制板(36),所述密封座(33)位T型盘状,密封座(33)中开设有圆柱槽,且圆柱槽中活动套接有内柱(35),所述内柱(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36),所述控制板(36)固定在流体管(30)的内腔壁上,控制板(36)形状为圆板且板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控制板(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34),套筒(34)活动套在密封座(33)的柱体外部,所述内柱(35)的外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拦截块(31),拦截块(31)的下端接触有波浪板状的弹簧片一(32),所述拦截块(31)和弹簧片一(32)设置在密封座(33)的圆柱槽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所述控流组件(60)包括密封柱(41)、T型块(42)、控制体(43)、铰接柱(44)、侧耳板(45)和密封筒(46),所述密封筒(46)固定在主管腔(17)的内壁上,密封筒(46)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柱(41),密封柱(41)的上方传动连接有控制体(43),控制体(43)形状为棱柱一端一体连接圆筒,控制体(43)的圆筒中活动套接有铰接柱(44),铰接柱(4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耳板(45),侧耳板(45)一端固定在主管腔(17)的内壁上,所述密封柱(41)上开设有T型槽,且T型槽中设置有T型块(42),T型块(42)的一端固定在主管腔(17)的内壁上,所述密封柱(41)形状为圆柱状且柱体端部为半球体状,密封柱(4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槽,所述控制体(43)的圆筒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齿,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拦截筒(47)、弹簧三(48)、活塞柱(49)、控制杆(50)、外筒(51)、转子(52)和定位板(53),所述拦截筒(47)固定在T型管腔(16)的内腔壁上,拦截筒(47)的下端接触有弹簧三(48),弹簧三(48)的下端接触有活塞柱(49),所述弹簧三(48)和活塞柱(49)活动套接在T型管腔(16)的内腔中,所述活塞柱(49)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50),控制杆(50)下端延伸到主管腔(17)中,且控制杆(50)端部接触有转子(52),转子(52)上套有外筒(51),外筒(51)下方固定有定位板(53),定位板(53)固定在主管腔(17)的内壁上,所述转子(52)包括中心柱(56)和叶板(57),所述中心柱(56)的一端端部外侧壁上固定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叶板(57),所述外筒(51)包括限位筒(54)和限位环(55),所述限位筒(54)的内腔壁上固定有限位环(55),所述中心柱(56)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限位环(55)套在中心柱(56)的环形槽中,所述控制杆(50)贯穿限位筒(54)上开设的通孔,且中心柱(56)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球面槽(20),控制杆(50)一端端部为半球体状,且控制杆(50)的半球体端凸出到中心柱(5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模具加工自动给料挤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61)包括橡胶垫(58)和透气板(59),所述橡胶垫(58)为T型盘状,且橡胶垫(58)的中部凸出部分嵌入到透气板(59)中,透气板(59)形状为圆板且板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透气板(59)固定在T型管腔(16)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鸿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鸿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部CT图像识别方法
- 下一篇:输液滴速监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