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1282.5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恩礼;梁锦荣;洪文彦;洪大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5/10;C25D5/42;C25D5/14;C22C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增隆 |
地址: | 529075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打底 方法 | ||
1.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镁合金前处理、预浸、预镀无氰铜和无氰镀铜;
所述预浸,预浸液包括以下重量分数制备原料:有机膦酸盐Ⅲ 1%~5%、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Ⅲ 5%~12%和水余量;
所述有机膦酸盐Ⅲ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钠和羟基乙叉二膦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Ⅲ选自二乙烯三胺;
所述预镀无氰铜,镀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铜盐Ⅰ 3%~6%;有机膦酸盐Ⅰ 15%~25%;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Ⅰ 5%~12%;碳酸盐Ⅰ 5%~12%;硫基杂化化合物Ⅰ 0.01%~0.03%;环烷基磺酸盐Ⅰ 0.1%~0.4%;和余量为水;
所述无氰镀铜,镀液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铜盐Ⅱ6%~10%;有机膦酸盐Ⅱ18%~28%;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Ⅱ 4%~8%;碳酸盐Ⅱ 5%~12%;硫基杂化化合物Ⅱ 0.02%~0.05%;环烷基磺酸盐Ⅱ 0.2%~0.5%;不饱和烃氧基醚0.01%~0.03%;和余量为水;
所述有机膦酸盐Ⅰ和有机膦酸盐Ⅱ均独立选自羟基乙叉二膦酸钠和羟基乙叉二膦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Ⅰ选自二乙烯三胺;
所述多烯多胺类化合物Ⅱ选自二乙烯三胺;
所述硫基杂化化合物Ⅰ选自2-巯基苯并噻唑;
所述硫基杂化化合物Ⅱ选自2-巯基苯并噻唑;
所述环烷基磺酸盐Ⅰ选自苯亚磺酸钠;
所述环烷基磺酸盐Ⅱ选自苯亚磺酸钠;
所述不饱和烃氧基醚选自丙炔醇丙氧基醚;
所述预镀无氰铜的温度为1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镁合金酸蚀、活化和浸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蚀,酸蚀液包括以下制备原料:无机酸、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和硝酸盐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蚀,酸蚀液由以下重量分数制备原料组成:无机酸 0.5%~2.5%、有机膦酸类化合物 0.8%~3%、硝酸盐Ⅰ0.05%~0.5%和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活化液包括以下制备原料:过硫酸盐、硝酸盐Ⅱ、无机碱和有机膦酸盐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活化液由以下重量分数制备原料组成:过硫酸盐2%~6%、硝酸盐Ⅱ1%~5%、无机碱 10%~20%、有机膦酸盐Ⅳ 1%~5%和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锌,浸锌液包括以下制备原料:含锌化合物、醋酸盐、焦磷酸盐、氟盐、氨基乙酸盐和硝酸盐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锌,浸锌液由以下重量分数制备原料的组成:含锌化合物 3%~5%、醋酸盐 1.5%~3%、焦磷酸盐 4%~7%、氟盐 0.1%~1%、氨基乙酸盐 0.2%~2%、硝酸盐Ⅲ0.2%~2%和余量为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浸,包括如下工艺条件:
温度为15℃~30℃;pH为8.5~10.0;时间为10s~30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氰镀铜打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镀无氰铜,包括如下工艺条件:
pH为8.5~10.0;电流为1.5A/dm2~3A/dm2;时间为5min~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瑞期精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2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