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光伏电源的配网系统运行负荷等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00875.X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勇;李强;滕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陆中丹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光伏 电源 系统 运行 负荷 等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光伏电源的配网系统运行负荷等效方法,属于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光伏电源等效削峰容量修正系数,具体包括:计算所有运行光伏电源的等效综合发电功率和传统综合负荷功率等效值;确定最大负荷日及其白天的峰荷时段;计算运行光伏最大负荷日白天峰荷时段的平均发电功率和最大负荷日白天峰荷时段的平均削峰量计算得到光伏电源等效削峰容量修正系数和等效发电量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得到光伏电源的等效发电量。本发明能够确定光伏电源接入后预测配电网等效负荷,解决了含有大量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对配电网的等效负荷特性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光伏电源的配网系统运行负荷等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并网发电系统已成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形式,而并网光伏系统又大多以分布式电源形式接入配电网。随着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的系统负荷特性越来越不可预测。光伏电源属于间歇式电源,输出功率具有不连续、不平稳、不确定和不可调度的特点。与常规电源相比,光伏电源的运行受光照、温度、风向等天气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其输出功率呈现出显著的随机性。这一特性给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带来更多新的不确定因素,增大了系统等效负荷预测(包括负荷曲线预测、最大负荷和负荷电量的预测)的难度,更重要的是,系统运行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确定性系统分析方法将日益捉衿见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系统负荷特性和负荷预测的影响,成为新形势下电力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等效负荷的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负荷等效方法,解决目前无法正确分析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系统负荷特性和负荷预测的影响的问题。该方法计算量小,易于理解,同时便于计算机编程计算,适用于预测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系统等效负荷,以及对原配电网系统备用容量的放宽程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光伏电源的配网系统运行负荷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光伏电源等效削峰容量修正系数,具体包括:
S11:计算所有运行光伏电源的等效综合发电功率;
S12:计算传统综合负荷功率等效值;
S13:确定最大负荷日及其白天的峰荷时段;
S14:计算运行光伏最大负荷日白天峰荷时段的平均发电功率
S15:计算运行光伏电源的最大负荷日白天峰荷时段的平均削峰量
S16:根据与或所有运行光伏电源的最大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伏电源发电曲线的等效形状修正系数k1和所有光伏电源的等效平均发电功率系数k2;
S2:根据典型运行光伏电源计算周期内的总发电量和最大功率利用小时数,计算得到光伏电源等效发电量修正系数k3;
S3:根据所有光伏电源的等效最大发电功率Pgmax、预测周期内白天和晚高峰时段传统负荷的综合最大功率预测值和传统负荷最大负荷日早晚高峰的功率差值以及系数k1和k2计算得到所有光伏电源的等效削峰容量;根据第i个光伏电源的最大发电效率ηi和额定容量PgN,i以及系数k3计算得到光伏电源的等效发电量。
进一步,步骤S11中,假设计算周期内特定地区所有运行的光伏电站具有相同的发电曲线形状系数,则根据典型光伏电站的时序发电曲线历史数据,确定所有运行光伏电源的综合发电功率,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