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稀疏去噪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0782.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9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宿磊;谈世宏;李可;顾杰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夏苏娟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vd 训练 局部 字典 高频 超声 稀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稀疏去噪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样品的高频超声检测信号;将获取的超声检测信号截取为长度为n的局部信号,组成数据集;利用数据集和K‑SVD训练局部字典;利用训练好的局部字典对局部信号进行稀疏分解,得到稀疏系数矩阵;利用稀疏系数矩阵重构超声检测信号的所有局部信号;利用重构的所有局部信号和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全局信号,重构全局高频超声检测信号,完成去噪。本发明提高高频超声信号的信噪比和检测精度,可以更有效的观察到样品内部微缺陷的反射信号及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稀疏去噪方法。
背景技术
高频超声在样品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界面会发生反射现象,产生不同的反射信号(回波),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高频超声扫描样品,从而对样品内部的微缺陷进行检测。
当超声波传播到缺陷界面时,由缺陷引起的声阻抗失配将影响反射信号的强度,通过分析检测回波信号,可以对缺陷进行有效诊断。超声检测回波信号包含着与缺陷位置、尺寸以及特征相关的信息,由于高频超声检测受材料晶粒噪声以及检测系统噪声的影响,缺陷的反射回波被掩盖在噪声中,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高频超声检测地检测精度和准确性。在实际检测中,高频超声检测对象的尺度通常比较微小,为微米级,缺陷的反射回波信号本身就比较微弱,因此,对回波信号进行去噪以提高检查精度尤为重要。目前,针对信号的去噪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去噪技术,但缺乏针对高频超声信号的专门处理技术,且高频超声信号和一般信号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高频超声信号属于脉冲信号,能量比较集中,对处理技术的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高频超声信号由于频率极高,因此对采样频率的要求也极高,导致高频超声信号维度较大,因此对处理技术的计算效率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稀疏去噪方法及系统,针对高频超声检测信号,快速有效的去噪,为实现更加快速且准确的微小缺陷检测提供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K-SVD训练局部字典的高频超声稀疏去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测样品的高频超声检测信号;
S2:将获取的超声检测信号截取为长度为n的局部信号,组成数据集;
S3:利用数据集和K-SVD训练局部字典;
S4:利用训练好的局部字典对局部信号进行稀疏分解,得到稀疏系数矩阵;
S5:利用稀疏系数矩阵重构超声检测信号的所有局部信号;
S6:利用重构的所有局部信号和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全局信号,重构全局高频超声检测信号,完成去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样品完全浸没在去离子水中,高频超声探头的焦平面设置在待测样品的底面,保存扫描过程中获取的高频超声检测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获取的长度为N的高频超声检测信号进行重复截取长度为n的局部信号,组成数据集得到(N-n+1)个局部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数据集作为训练集,设定训练迭代终止条件,初始化迭代参数;
S32:迭代求解,对于第J次迭代,对每个样本zj进行稀疏分解得到稀疏系数,最终得到稀疏系数矩阵α,利用稀疏系数矩阵α对字典D(J)中的原子依次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秸秆搅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党参的预防肿瘤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