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志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9636.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青玉凤;张全波;戴菲;何怡曦;廖霞;唐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发性 痛风 诊断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hsa_circ_0069977基因可作为痛风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本发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并首次分析了痛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谱,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芯片结果,表明hsa_circ_0069977在痛风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差异可以区分痛风患者和非痛风患者。本发明还公开了诊断痛风的相应试剂或试剂盒,该试剂盒通过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sa_circ_0069977基因的表达而进行痛风的诊断,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好、检测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断领域,涉及分子标志物在原发性痛风诊断中的应用,具体所述分子标志物为hsa_circ_0069977。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泌尿系结石及肾脏实质性病变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监测的方法不同,全球患病率估计为0.1-10%。目前痛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遗传、免疫、饮食以及创伤应激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参与痛风的发生发展。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G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研究提示只有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实际患上了GA。在痛风发作期间,血清尿酸也可能会降至正常水平。关节症状的典型发作及关节腔的尿酸盐结晶的发现是原发性痛风诊断的重要指标,此时尿酸盐结晶已在关节腔沉积,甚至已导致关节畸形,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痛风患者常并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此外,现阶段痛风的诊断大多依靠临床表现、血尿常规、血尿酸测定、关节超声和关节腔穿刺检查等,它们虽各有优势,但或为有创检查,或敏感性或特异性不足,或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寻找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痛风提供有力的证据变得尤为重要。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颖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以由外显子、内含子或者同时包含两种序列的片段组成,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微小RNA结合,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发挥作用。此外,它还可调节蛋白质结合、参与转录调控和编码蛋白多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具有以下特征: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非侵入性,方便,便宜且可重现。CircRNA具有独特的结构,高稳定性和特定的表达方式,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circRNA在疾病和正常人群间存在差异表达,并且有成为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发明人采用微阵列芯片技术首次筛选并分析了痛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ircRNA的差异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即GO功能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对差异circRNA来源基因进行深度挖掘,并对参与调控痛风的关键分子进行了荧光定量PCR检测,以证实其在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稳定性及作用。
发明内容
用于原发性痛风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在制备原发性痛风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所述的circRNA标志物为SEQ ID NO:1所示的hsa_circ_0069977。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本中hsa_circ_0069977的表达水平。
所述hsa_circ_0069977在原发性痛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量升高。
所述的circRNA标志物的引物对为针对hsa_circ_0069977的特异性引物。
所述的针对hsa_circ_0069977的特异性引物,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的酶和/或试剂。
所述试剂还包括逆转录酶、缓冲液、dNTP、MgCl2、去核酸酶水、荧光染料、内参引物、探针和/或Taq酶。
样本为外周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抖频电路的控制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稳定的水性抗体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