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连续密集发射炮弹的大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9549.1 | 申请日: | 2021-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亚 |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8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密集 发射 炮弹 大炮 | ||
1.一种可连续密集发射炮弹的大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连续密集发射炮弹的大炮,含转轮(1)、外壳(5)、炮弹(17)、炮座(18)、操纵柄(23)、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炮弹(17),其不含炮筒和装于所述炮筒中的发射火药,其为球形,其外表面光滑,其内腔中填充爆炸火药,其球壳中安装引信;
所述转轮(1),其轴线水平,其质量远大于炮弹(17)的质量,其内部有弹仓(2)、里横洞(1a)和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其右侧向面上开有轴向横柱孔,其圆周表面上安装弹托(3),其左侧向面上安装轮轴(4),所述横柱孔与所述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相通;
所述弹仓(2),其为装置炮弹(17)的圆柱形径向腔,其内径等于或大于炮弹(17)的外径,其进弹端(2a)位于所述转轮(1)的中部,其出弹端(2b)位于所述转轮(1)的圆周表面上;
所述里横洞(1a),其为轴向光滑圆洞,其轴线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重合,其内径等于或大于炮弹(17)的外径,其里端与所述弹仓(2)的进弹端(2a)连通,其外端开口在所述转轮(1)的右侧向面上:
所述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其与所述弹仓(2)邻近,其只在所述弹仓(2)出弹端(2b)的附近与所述出弹端(2b)连通,其避开所述里横洞(1a);
所述弹托(3),其邻近所述弹仓(2)的出弹端(2b),所述弹仓(2)中的炮弹(17)从所述出弹端(2b)出来后便坐落其上,其为推动所述炮弹(1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加速的推块,其不妨碍所述转轮(1)绕轴旋转,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1)的圆周表面上;
所述轮轴(4),其轴线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重合,其里端面与所述转轮(1)的左侧向面固定连接,其外端向外伸出;
所述外壳(5),其由圆环壳(6)和两侧壳(9)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转轮(1)位于所述圆环壳(6)和这两侧壳(9)围成的内腔中;
这两侧壳(9)中的左侧壳(9),其中央开有安装轴承(10)的水平轴承孔(9a);所述轴承(10),其外圈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轴承孔(9a)的内圆周表面固定连接,其内圈的内圆周表面与接近所述转轮(1)的所述转轴(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外端从所述轴承(10)的左侧向面向外伸出;
这两侧壳(9)中的右侧壳(9),其中央开有轴向外横洞(9b),其在所述外横洞(9b)的右上方有轴向控制杆孔(25),其外侧向面的中部安装竖洞壁(24);
所述外横洞(9b),其为轴向光滑圆洞,其轴线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重合,其内径等于所述转轮(1)上里横洞(1a)的内径,其里端与所述里横洞(1a)相通,其外端开口在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上;
所述竖洞壁(24),其与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围成可让炮弹(17)通过的竖洞(9c);所述竖洞(9c),其下端与所述外横洞(9b)的外端圆滑连通,其上端为进弹口(9d);无论所述转轮(1)是静止的还是绕轴旋转的,无论所述转轮(1)的转速是大还是小,从所述进弹口(9d)装进的炮弹(17),通过所述竖洞(9c)进到所述外横洞(9b)后,接着从所述外横洞(9b)能畅通无阻进到所述转轮(1)的里横洞(1a)中,然后再从所述里横洞(1a)进到所述转轮(1)的弹仓(2)中;
所述控制杆孔(25),下文再作交待;
所述圆环壳(6),其轴线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重合,其上部向前伸出炮管(8),其内圆周表面的轴向中央,开有可让炮弹(17)环绕其轴线作圆周滑动的光滑滑槽(7),所述弹托(3)位于所述滑槽(7)中;
所述滑槽(7),其在垂直所述圆环壳(6)轴线的竖直剖面上为圆环形,其在通过所述圆环壳(6)轴线的竖直剖面上,最低位置为U形,最高位置为倒U形,其槽壁上镶嵌一小段缓冲片(28);
所述炮管(8)的炮膛(8a)的里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滑槽(7)圆滑连通;
所述缓冲片(28),其邻近所述炮管(8),其位于所述炮管(8)的下方;
当所述转轮(1)绕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坐落于所述转轮(1)上弹托(3)的炮弹(17),被所述弹托(3)推动,在所述滑槽(7)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所述炮膛(8a)的里端时,便开始作离心运动,并沿切向自动进到所述炮膛(8a)中,然后从所述炮膛(8a)向外射出;
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是这样的:所述弹托(3)推着炮弹(17)在所述滑槽(7)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炮弹(17)沿切向进入所述炮膛(8a)的过程中,与所述炮弹(17)相邻的另一个炮弹(17)不能离开所述弹仓(2),待所述弹托(3)转过所述炮膛(8a)后,这另一个炮弹(17)才能进到所述滑槽(7)中并坐落于所述弹托(3)上;也就是说,所述转轮(1)每转一圈只发射一个炮弹(17);
所述控制装置含压板(11)、压板轴(12)、横柱(13)、弹簧(14)、簧座板(15)、控制杆(16)、弹片(26)和推块(27);所述压板(11)、所述压板轴(12)、所述弹簧(14)、所述簧座板(15)均位于所述转轮(1)内部的所述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中;
所述横柱(13),其沿轴向穿过所述转轮(1)上的所述横柱孔,其轴线与所述横柱孔的轴线重合或平行,其外径小于所述横柱孔的内径,其里端伸进所述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中,其外端从所述转轮(1)的右侧向面伸出,其外端与所述右侧壳(9)不接触;
所述控制杆(16),其为短小圆柱形杆,其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右侧壳(9)的轴向厚度,其活动插在所述右侧壳(9)上的控制杆孔(25)中,其里端与所述右侧壳(9)的里侧向面齐平,其外端从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沿轴向向外伸出,且与竖直的所述弹片(26)外端的里侧向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片(26)横向里端的里侧向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固定连接;
所述推块(27),其为横向竖直长方体形滑块,其外端的里侧向面与所述弹片(26)里端的外侧向面活动接触,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上,其可沿所述右侧壳(9)的外侧向面小范围左右滑动,但不能沿其他方向移动,当其向右滑动到最右位置时,压迫所述弹片(26)使所述控制杆(16)的里端移动到接近所述转轮(1),当其向左滑动到最左位置时,所述弹片(26)的外端向外弹起,带动所述控制杆(16)的里端,沿轴向外移到与所述右侧壳(9)的里侧向面齐平;
所述压板轴(12),其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1)上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的腔底面上,其轴线与所述腔底面垂直,且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平行;
所述簧座板(15),其为小矩形板,其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1)上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的腔底面上;
所述弹簧(14),其位于所述转轮(1)上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中,其固定坐落在所述簧座板(15)上,其轴线与所述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的腔底面平行;
所述压板(11),其为电工刀片形,其厚度为炮弹外径的0.2倍至0.4倍,其套装在所述压板轴(12)上,其可绕所述压板轴(12)自由转动,但不能沿所述压板轴(12)的轴向移动,其里侧向面与所述转轮(1)上安装控制装置的空腔的腔底面活动接触,其纵向中线和所述转轮(1)上弹仓(2)的轴线均在垂直所述转轮(1)轴线的同一平面上,其后部勾挂在所述弹簧(14)的伸出端上,其后端的外侧向面与所述横柱(13)的里端面固定连接,其在所述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其尖形前端伸进所述弹仓(2)的出弹端(2b),并压紧在相应侧的位于所述出弹端(2b)的炮弹(17)的前侧面上,使得所述炮弹(17)不能通过所述出弹端(2b)进到所述滑槽(7)中;
当所述推块(27)位于最左位置时,所述转轮(1)即使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弹仓(2)中的炮弹(17)不能进到所述滑槽(7)中,所述炮管(8)不发射炮弹(17);
当所述推块(27)被推向最右位置时,所述控制杆(16)的里端伸向所述转轮(1)且接近所述转轮(1),若所述转轮(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当所述转轮(1)上弹托(3)刚转过所述炮管(8)的炮膛(8a)时,所述横柱(13)外端的圆周表面与所述控制杆(16)里端的圆周表面接触,所述控制杆(16)强迫所述压板(11)绕所述压板轴(1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所述压板(11)的尖形前端脱离相应炮弹(17),所述炮弹(17)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动进到所述滑槽(7)中,且触碰槽壁上的所述缓冲片(28),并坐落到所述弹托(3)上,所述弹托(3)推着所述炮弹(17)在所述滑槽(7)中绕轴转大半圈后,所述炮弹(17)沿切向进到所述炮膛(8a)中,然后射出;当所述炮弹(17)刚坐落到所述弹托(3)上时,所述横柱(13)因随所述转轮(1)转动,所述横柱(13)的外端与所述控制杆(16)的里端脱离接触,所述压板(11)在所述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所述压板(11)的尖形前端又伸进所述弹仓(2)的出弹端(2b),并压紧在与所述炮弹(17)相邻的另一炮弹(17)上;所述转轮(1)每转一圈发射一个炮弹(17);
当所述转轮(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炮管(8)正在发射炮弹(17)时,若将所述推块(27)推回最左位置,则所述炮管(8)停止发射;
所述炮座(18),其由底座(19)和两侧座(20)组成长方体形整体;
所述底座(19)的上表面为弧形凹面(19a);所述凹面(19a),其内径大于所述外壳(5)的外径,其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外壳(5)的轴向长度,其与所述外壳(5)下部的外圆周表面对置;
这两侧座(20),其上分别开有安装座轴(21)的水平座轴孔(20a);
两座轴(21),其轴线重合且均与所述转轮(1)的轴线平行,其分别穿过这两侧座(20)上的座轴孔(20a),其里端分别与所述外壳(5)上两侧壳(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5)可绕这两座轴(21)的轴线自由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含动力轮(22)和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轮(22)上;
所述动力轮(22),其质量接近所述转轮(1)的质量,其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轮轴(4)的伸出端上;所述轮毂电机通电工作时,通过所述动力轮(22)驱动所述轮轴(4)和所述转轮(1)沿顺时针方向同步旋转,并将电能转化为所述弹仓(2)中炮弹(17),和进到所述滑槽(7)中并坐落在所述弹托(3)上的炮弹(17)的动能;
所述操纵柄(23),其与所述炮管(8)平行,其位于所述外壳(5)的后方,其前端沿径向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外壳(5)上圆环壳(6)的外圆周表面固定连接,其可使所述外壳(5)绕这两座轴(21)转动,从而改变所述炮管(8)的仰角;
炮弹(17)从静止的所述右侧壳(9)上的光滑外横洞(9b),进到高速转动的所述转轮(1)上的光滑里横洞(1a)的过程中,没有碰撞;炮弹(17)在所述弹仓(2)中向所述滑槽(7)移动过程中,以及从所述弹仓(2)进到所述滑槽(7)的过程中,线速度不是突变,而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炮弹(17)刚进到所述滑槽(7)时触碰的是所述缓冲片(28),没有剧烈碰撞;因而炮弹(17)中的爆炸火药不会被引爆;
炮弹(17)发射后,不断有另外的炮弹(17)源源不断补充,且单位时间内发射炮弹(17)的数量等于所述转轮(1)单位时间内的旋转圈数,从而实现了炮弹(17)的连续密集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亚,未经李新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5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气候响应的智能调节型集热墙系统
- 下一篇:3D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