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9191.2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弢;葛慧;赵万千;郭增祥;陈红刚;王惠珍;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00;A01G13/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小麦 当归 育苗 控制 早期 抽薹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包括选地、育苗地前处理、育苗期播种、育苗期田间管理、起苗和晾苗和贮藏。本发明采用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降低了育苗海拔,以农田地代替传统生荒地,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是一种生态友好的育苗方式;且种植管理方便,可有效减低开荒及高海拔耕作的劳动力成本。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减少了肥料的使用,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及复种指数,节约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当归种苗的繁育一直沿用传统的生荒地育苗。生荒地育苗不占耕地且育成当归种苗病虫害少、产量高,增加了药农对生荒地育苗的主观依赖性。因常年开垦荒地,严重破坏了天然植被。且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适宜当归育苗区域愈加狭窄,育苗向更高海拔荒地延伸,荒地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问题加剧,非常不利于当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探寻可替代生荒地育苗的当归熟地育苗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冬小麦后茬当归育苗和控制早期抽薹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
选择海拔1800-2200m、年均温5.3-5.8℃,年降水量450-600mm的冬小麦种植区;
步骤二、育苗地前处理:
7月冬小麦收割后立即进行土壤翻耕,翻耕后或第二年六月上旬,结合翻地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0-25000kg/hm2和施磷酸二铵150-300kg/hm2,播种前再翻耕一次,拣除杂草、秸秆,整地并进行土壤消毒,再浅耕耙耱一次,即可作畦,畦高10-20cm、宽1.2m、畦间距30cm;
步骤三、育苗期播种:
当年7月中下旬或第二年6月中下旬,选择三年生当归植株上采收的中等成熟种子进行育苗,播种量为90-120kg/hm2,幼苗期保证土壤湿润,播种完毕后遮盖处理:
当海拔低于1800m时,采用麦草和遮光度50%的遮阳网保湿遮阴;
当海拔大于1800m小于2200m时,采用麦草覆盖;
当海拔大于2200m时,采用遮阳网遮阴;
步骤四、育苗期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挑虚盖草并及时清理杂草,根据遮盖情况揭去遮盖物:
同时覆盖麦草和遮阳网的,当苗高长至3-5cm时将逐渐减少盖草,立秋后选择阴天将麦草全部揭去,9月初去掉遮阳网;
只覆盖麦草的,当苗高长至3-5cm时将逐渐减少盖草,立秋后选择阴天将麦草全部揭去;
只覆盖遮阳网的,立秋后即可选择阴天将遮阳网揭去;
并及时拔除苗床杂草和防治病虫鼠害;
步骤五、起苗:
10月下旬气温降至5℃时起苗;
步骤六、晾苗和贮藏:
扎把晾苗至水分降低至60-70%,叶柄萎缩时贮藏,贮藏温度低于0℃。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步骤二中所述土壤消毒采用微生物菌剂加细土拌匀后撒施于地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甘肃岷县当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生产用转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检测用宠物粪便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