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054.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9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敏;吴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49/12;B2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缝焊 管管 焊缝 打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该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外焊缝进行粗磨;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外焊缝进行精磨;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对内焊缝进行粗磨;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对内焊缝进行精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装置,该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及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打磨精度,另一方面,不用人工测量和人工修补,实现了装备的智能化和生产的无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修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便于管线工程现场焊接施工,根据管线管标准和用户技术规范,焊管需要对每根焊管管端的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内、外焊缝进行修磨,修磨质量要求较高,母材与焊缝之间光滑过渡,余高修磨误差要求控制在±0.1mm范围内,传统的修磨方式是两端分别配置内、外焊缝修磨机各一台,共4台,采用机器粗磨和砂轮机手动修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人的依赖性强、生产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比较低、工作环境差,在智慧制造和无人自动化的大背景下,成套智能装备的研发呼之欲出,新装备可以实现焊缝自动定位、焊缝轮廓自动检测、焊缝自动打磨和焊缝质量自动判定于一体,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具备完全无人化的条件,其中自动打磨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内、外焊缝的打磨轨迹的方法将直接影响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
现有技术中,研究打磨设备的文献有很多,但对焊缝的打磨方法如何设计均未见详细报道,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文献,例如:“一种焊缝打磨机(CN200810112878.9)”、“管坯焊缝打磨机(CN201010241405.6)”、“焊缝余高打磨方法及工装(CN201110347616.2)”、“一种内焊缝打磨小车(CN201310055025.7)”、“一种内焊缝打磨小车(CN201310055025.7)”、“激光焊缝打磨的智能打磨系统CN201710113357.4”等,这些文献均从打磨工装、打磨系统与控制的角度介绍打磨设备,但均未公开焊缝打磨方法与打磨轨迹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粗磨和砂轮机手动修磨对人的依赖性强、生产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外焊缝进行粗磨;
S2.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外焊缝进行精磨;
S3.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内焊缝进行粗磨;
S4.利用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系统依据打磨参数对内焊缝进行精磨。
依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中对外焊缝的打磨方向为砂带、焊缝与打磨轨迹三者平行,所述打磨参数包括进给速度、砂带线速度、砂带粒度和粗磨单道次进给量,其中,所述进给速度为30-50mm/s、所述砂带线速度20-40m/s、所述砂带粒度36#,粗磨单道次进给量的设定范围为0.5-0.9mm。
依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一种直缝焊管管端焊缝打磨方法,其中所述S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根据激光线扫仪获取的外焊缝的轮廓形貌,提取外焊缝中心点的最大高度H和外焊缝宽度方向中心线,根据激光线扫仪获取的外焊缝周边母材轮廓形貌,拟合出钢管外圆圆度并找出圆心位置;
S12.以外焊缝宽度方向的中心点为切点,垂直于钢管圆面法线方向的面为切面,沿焊缝长度方向匀速前进进行余材切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巴西甜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商品计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