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三锚联合动态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345.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沐俊卫;蔡长辉;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金鼎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0/02;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应力 巷道 联合 动态 支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三锚联合动态支护方法,为了解决传统联合支护存在支护强度不足、支护结构不稳定及注浆参数不合理、注浆时机掌握不当、注浆材料选用不合理等诸多原因,严重影响注浆效果,导致很多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经常返修,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特征,将传统锚杆、锚索、锚注支护技术联合动态组合,形成了一种新型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方法,通过强支、改性、全封闭支护等手段,充分发挥了支护系统耦合效应,提高了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和支护强度,有效控制了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和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三锚”联合动态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具有高地压、大变形、易膨胀、易泥化、强流变、自稳时间短、初期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对应力扰动和环境变化敏感、围岩变形时空效应明显等特点。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应力不断升高,软岩巷道越来越多,普遍出现地压显然强烈、巷道变形增大、底鼓严重等现象,导致巷道支护难度大、返修率高,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发展,能否解决好这一难题是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于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大多采用锚网索喷支护、可缩金属支架支护、锚网索喷架支护、锚注支护等支护形式,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支护形式在这种高应力软岩巷道中是不可行的,而采用传统联合支护时效果亦不理想,单一支护不可行的原因在于支护强度不足,而传统联合支护失效的原因在于支护结构不稳定,与围岩力学特性之间不耦合。传统联合支护方法仅将各种支护结构进行简单组合,没有充分考虑支护体的支护机理、围岩内部积蓄能量的释放及围岩自稳能力的发挥,从而难以实现支护体与围岩在强度、刚度以及结构上的耦合作用。传统的锚注支护由于注浆参数不合理、注浆时机掌握不当、注浆材料选用不合理等诸多原因,严重影响注浆效果,导致很多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经常返修,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传统联合支护存在支护强度不足、支护结构不稳定及注浆参数不合理、注浆时机掌握不当、注浆材料选用不合理等诸多原因,严重影响注浆效果,导致很多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经常返修,因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三锚联合动态支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三锚联合动态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顶帮一次锚网索喷支护+浅孔注浆:确定顶帮一次支护形式、支护材料、支护参数及质量要求,确定浅孔注浆方式、注浆参数、注浆材料、注浆时机及注浆方法;
S2:顶帮二次锚网带喷支护+深孔注浆:确定顶帮二次支护形式、支护材料、支护参数、支护时机及质量要求,确定深孔注浆方式、注浆参数、注浆材料、注浆时机、注浆方法;
S3:底板注浆加固:确定加固方案、加固材料、支护参数、加固时机及施工方法;
S4:支护效果检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S1中顶帮一次锚网索喷支护形式:采用锚杆、金属网、锚索和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支护材料、参数及质量要求:
锚杆:GMΦ22mm高强螺纹钢锚杆(锚杆长度不小于巷宽一半);配用铁托盘为δ10mm×200mm×200mm,间排距不超过800mm×800mm,每根锚杆使用一支K2550和两支Z2550型树脂锚固剂。锚杆布置方向应尽量与巷道轮廓线(或岩层主要层理面)垂直,其夹角不小于75°。锚杆锚固力:≥80KN,锚杆扭矩:≥300N·m。顶锚杆距迎头距离不大于300mm,帮锚杆距底板不大于1000mm,距迎头不超过1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金鼎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宿州市金鼎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机器人
- 下一篇:用能数据的时空汇聚与查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