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6348.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声威;张静;徐文韬;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26;C09J151/00;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光固化 丙烯酸 胶带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其制备步骤为:1)在光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存在作用下,软单体和功能单体先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溶液;2)然后将预聚体溶液与弹性体、光引发剂及软单体形成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制得胶水;在一片PET哑光离型膜上滴涂胶水后盖上另一片PET哑光离型膜,在膜边贴上档条,然后用压辊制备得到胶带,经过紫外光固化后制得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本发明制得的丙烯酸泡棉胶带具有高粘性、高弹性及高断裂应变,且与常规泡棉胶带在泡棉芯材两面涂胶粘剂的方法不同,棉芯材和表层的胶粘剂全部由聚丙烯酸酯类粘弹体构成,从而赋予了胶带特殊的整体粘弹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压敏胶是一类在外力轻压下即能与被粘物粘合的胶粘剂,俗称不干胶,具有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干涸的特点,而泡棉胶带是一种特殊的压敏胶带,具有密封、减震的作用,并在医疗卫生、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中均得到了应用。常见的泡棉胶带主要有两类,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以PET哑光离型膜为基材,然后在其一面或两面涂以压敏胶再复以离型纸制造而成;另一类是聚丙烯酸酯双面泡棉胶带,胶带全部由聚丙烯酸酯类粘弹体构成,这种结构赋予了胶带的整体粘弹性,胶带整体能有效地将粘接接头里面的应力通过胶带的力学松弛耗散掉。前一类泡棉胶带通常具有较好的弹性及强度,但表层的胶粘剂容易与PET哑光离型膜脱离,容易产生残胶,此外,耐温性能及使用寿命也相对一般;后一类胶带虽然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及透光性,具有粘贴时间越长粘性越好的特点,但通常弹性较差,容易产生断裂。如何综合两类泡棉胶带的优点并获得高弹性的泡棉胶带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弹性体压敏胶通常具有较好的粘弹性,目前尚未有将弹性体应用到聚丙烯酸酯双面泡棉胶带以增强其弹性的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对设备要求低的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制备工艺。通过选用合适的原料采用光聚合方法制备预聚物,然后加入弹性体及光固化所需原料进行光固化,获得最终的聚丙烯酸酯泡棉胶带。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聚物的制备
将软单体和功能单体混合形成混合单体溶液,将其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混合单体溶液先加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光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搅拌,反应釜置于常温水浴中,充分搅拌后在紫外灯(高压汞灯或波长为365 nm的LED光源)照射下进行引发聚合反应,当反应体系的粘度达到一定值后关闭紫外灯,并逐滴缓慢滴加剩余的另一小部分混合单体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1~3小时得到预聚物溶液;
(2)光固化制备泡棉胶带
将弹性体和光引发剂溶解在软单体中,然后将该混合溶液与步骤(1)所得预聚物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制得胶水;在一片PET哑光离型膜上滴涂上述制备的胶水后,盖上另一片PET哑光离型膜,然后在两片PET哑光离型膜的膜边贴上0.5~1.5mm厚的档条,然后用压辊制备得到胶带,经过紫外光固化后制得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功能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软单体和功能单体的质量比为7~11:1。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加入反应釜中的大部分混合单体溶液占混合单体溶液总量的65~90%,其余另一小部分混合单体溶液在聚合反应之后滴加到反应釜中。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光固化丙烯酸泡棉胶带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907)等;步骤(1)中,链转移剂为十二烷基硫醇(ND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6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