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黄酮醇合成酶IbFL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6137.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后猛;李强;唐维;李臣;张允刚;王欣;闫会;宋炜涵;马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C12N15/84;A01H5/12;A01H6/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奚鎏 |
地址: | 221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黄酮 合成 ibfls1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黄酮醇合成酶IbFL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的IbFLS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的IbFL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可调控植物黄酮醇的合成,将编码IbFLS1蛋白的DNA分子导入目的植物,能够得到黄酮醇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提供的IbFL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黄酮醇含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薯黄酮醇合成酶IbFL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类黄酮作为一类重要的多酚类次生代谢物,其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当中,虽然其具体物质有所区别,但都有C6-C3-C6结构。目前类黄酮主要分为黄酮、花青素、黄酮醇、原花青素等,其中黄酮醇的种类主要有杨梅素、槲皮素、山萘酚等。黄酮醇与花青素共享前期的合成途径,其合成通路上的节点酶—黄酮醇合成酶(FLS)与花青素合成途径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竞争同一底物—二氢黄酮醇,因此,FLS是类黄酮合成分支路口极为重要的节点基因之一,不仅影响着黄酮醇的合成,也影响着花青素的积累。通过遗传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植物黄酮醇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工作,对培育优良品质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黄酮醇合成酶IbFL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的IbFLS1蛋白,来源于甘薯(Ipomoea batatas),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本发明的IbFLS1蛋白的编码基因,为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具体的,本发明的IbFLS1蛋白的编码基因,可以是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IbFLS1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所述的转基因细胞系为非植物细胞系。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载体为将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到质粒pCAMBIA1301S的Kpn I和BamH I两个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载体pCAMBIA1301S:IbFLS1。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IbFLS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或含有所述IbFLS1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在培育黄酮醇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培育黄酮醇积累量增加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具体方法为将所述IbFLS1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目的植物,获得转基因植物。
更具体的,所述的IbFLS1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含有所述IbFLS1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病毒导入目的植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IbFLS1蛋白的编码基因通过将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插入到质粒pCAMBIA1301S的Kpn I和BamH I两个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载体pCAMBIA1301S:IbFLS1导入拟南芥中,获得IbFLS1转基因拟南芥。
本发明的IbFL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中,得到了转IbFLS1拟南芥植株,结果证明IbFLS1能够增加拟南芥叶片中黄酮醇的含量,说明IbFL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植物黄酮醇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IbFL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黄酮醇含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转IbFLS1拟南芥植株的PCR检测结果图。
图2为转IbFLS1拟南芥植株叶片槲皮素含量变化图。
图3为转IbFLS1拟南芥植株叶片山萘酚含量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6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