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蚁用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924.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余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A01M29/30;A01M1/00;F03D9/20;F03D9/43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郭亚银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蚁用电线,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线的驱蚁方式大多是使电线发出驱蚁的气味,但是气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淡,甚至消失的问题。一种驱蚁用电线,包括电线本体和风力叶轮,所述电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三根线芯;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中间处设置有一处转筒;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上呈前后对称状排列设置有两处载环;所述电线本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处侧环;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上还设置有两处风力叶轮,此两处风力叶轮分别处于两处侧环的内侧。本发明通过碾压齿辊与驱动齿条以及辅助齿圈配合将预想爬向电线本体上的白蚁碾死,相较于采用驱蚁剂发出驱蚁气味对白蚁进行驱赶,效果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驱蚁用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是输送电能、传输信号以及配电的。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常用的电线按用途可分为裸导线、绝缘电线、耐热电线以及屏蔽电线等。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47047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阻燃防鼠防蚁电线电缆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线芯加工、S2隔离套的加工、S3阻燃材料的选取、S4防护套的加工。本发明与常规阻燃防鼠防蚁电线电缆制作方法,通过在防护套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丁香和樟脑两种植物,能够提高地下防鼠防蚁的效果,有效的达到驱虫的效果,该隔离套以聚乙烯材料为原料,在线芯装配时,配合隔离套内的阻燃填充物,提高线芯的阻燃效果,提高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
现有电线的驱蚁方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在制造时添加驱蚁剂,使电线可发出驱蚁的气味,但是这种气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淡,甚至消失,从而导致电线无法驱蚁,进而易造成电线被白蚁啃噬损坏,且现有的电线扯在房顶使用的时候,由于经常会有鼠类在房顶攀爬,而鼠类很有可能会啃噬电线,并且鼠类易将粪便拉在电线上,而粪便长时间的粘附于电线上易氧化变腐,粪便变腐时产生的气体易与电线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致使电线被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蚁用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电线的驱蚁方式通常采用驱蚁剂发出驱蚁气味,但是这种气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淡,从而导致电线无法驱蚁,且现有的电线在设于房顶使用的时候,经常会有鼠类在房顶攀爬,而鼠类很有可能会啃噬电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蚁用电线,包括电线本体;所述电线本体为圆柱形线状结构,且电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三根线芯,并且电线本体的外侧涂有驱蚁剂;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中间处设置有一处转筒,此转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上呈前后对称状排列设置有两处载环,此两处载环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电线本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处侧环,此两处侧环为弧形结构;所述电线本体的线段上还设置有两处风力叶轮,此两处风力叶轮分别处于两处侧环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载环包括:推环,两处推环分别通过弹簧安装于两处载环的内侧,且两处推环为圆环形结构;插杆,两组插杆分别呈环绕状排列设置于两处推环的内侧,且两组插杆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载环还包括:对接板A,两处对接板A分别设置于两处载环的顶部,且两处对接板A为矩形结构;对接板B,两处对接板B分别设置于两处推环的顶部,且两处对接板B为矩形结构;所述载环还包括:锁紧杆,两处锁紧杆分别设置于两处对接板A上,且两处锁紧杆的圆周外壁上均开设有丝牙;锁紧孔,两处锁紧孔分别开设于两处对接板B上,且两处锁紧孔的圆周外壁上均开设有丝牙。
优选的,所述转筒包括:内槽,十处内槽呈环绕状排列开设于转筒的圆周内壁上;转杆,十处转杆分别转动安装于十处内槽的内部,且十处转杆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转筒还包括:缓力辊,十排缓力辊分别由前向后等距离间隔排列设置于十处转杆的圆周外壁上,且十排缓力辊为圆柱形辊状结构;外槽,十处外槽呈环绕状排列开设于转筒的圆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风力叶轮包括:支撑杆,十二组支撑杆分别呈环绕状排列设置于两处风力叶轮的外侧,且十二组支撑杆为圆柱形杆状结构;驱动齿条,十二处驱动齿条分别设置于十二组支撑杆的外端,且十二处驱动齿条为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