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和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781.8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贝甲平;张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5/00 | 分类号: | D06N5/00;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51608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熔型 改性沥青 和易 防水 卷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和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所述易熔型改性沥青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调和沥青50‑55份,SBS 10‑20份,聚合物助剂2‑3份、橡胶类改性剂10‑15份,脱硫活化催化剂0.1‑0.5份和无机填料15‑32份,以及任选地包括石油树脂1‑2份;以所述调和沥青的总重量计,所述调和沥青包括:基质沥青89‑97.5重量%、芳香烃2‑10重量%和聚烯烃树脂0.5‑1重量%。本发明的易熔型改性沥青提升了防水卷材产品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后的出油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了防水卷材产品施工应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和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地下和其他特殊构筑物的防水,是一种面广量大的防水材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目前的规格品种已由20世纪50年代单一的沥青油毡发展到具有不同物理性能的几十个高、中档次的卷材品种。
在国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已有200多个规格品种,如美、日、意、法、德等国家防水材料产品中沥青基防水卷材的比例都在65%以上,有的高达90%。在国内,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主要是归因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一年四季均可采用热熔法施工,粘结牢固可靠。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通过将改性沥青涂覆在聚酯胎基或者玻纤胎基两侧以后,然后在上下表面覆上隔离材料而形成的。然而卷材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水卷材的耐高温性能,往往会通过在改性沥青涂盖料中加入大量改性剂和填料,但是这会导致涂盖料粘度较大,影响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后期施工难度(出油性差,施工时火候不易控制,卷材容易出现出油不彻底导致无法形成满沾和封边以及过火导致卷材内部结构被破坏影响后期防水效果)。而且,为了便于生产,降低生产时改性沥青涂盖料的阻力,车间生产时改性沥青涂盖料的温度控制一般在180-190℃之间,对企业来说要长时间维持这么高的生产温度无疑需要耗费巨大的生产成本和能源损耗。
因此,为了在不影响防水卷材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接缝剥离强度以及其他防水卷材具备的性能的基础上提升防水卷材产品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后的出油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溶胀时间降低)以及提升产品施工应用效果,亟待提出一种新型的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和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易熔型改性沥青提升了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后的出油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了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施工应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所述易熔型改性沥青包括以下组分:调和沥青、SBS、聚合物助剂、橡胶类改性剂、脱硫活化催化剂和无机填料,以及任选地包括石油树脂;所述调和沥青包括:基质沥青、芳香烃和聚烯烃树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易熔型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SBS与熔融的所述调和沥青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将所述脱硫活化催化剂、聚合物助剂、橡胶类改性剂和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将所述无机填料与所述第二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易熔型改性沥青。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易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依次设置的上表面隔离层、上表面改性沥青层、增强体层、下表面改性沥青层和下表面隔离层,所述上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和/或下表面改性沥青涂盖层的涂盖料为所述的易熔型改性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深腔真空集渣排气系统
- 下一篇:罗汉果分拣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