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193.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权礼;郭仕杰;胡昂辉;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郑纯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制造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通过集成化模具对微针进行注模并在基座型腔与微针型腔之间设置胶贴,避免了微针模块受到脱模力的影响而报废,能加快脱模的速度,使微针注模工艺更适应于微针的机械化、工业化生产并能够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微针技术是一种近些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给药方式。解决了打针的痛苦,以及生物大分子一般无法口服给药的问题,也超越了传统透皮给药仅适合小分子、亲油药剂且利用率低的现状。
现有高分子材料微针,大多采用注模或拉丝的工艺生产,因拉丝工艺的产品均一性无法保证,故选择注模工艺作为生产路线。现有的针对微针模块的注模工艺为,设置模具对单个微针模块进行注模,待其干燥成型后取下阳模,之后将微针模块自阴模取下,由于高分子微针直径小,施加于微针的脱模的力有时会导致微针损伤。现有的微针注模工艺具有以下缺陷:1、生产速度慢,机械化程度低;2、成品率低;3、脱模困难,影响生产速度;4、脱模流程过于复杂,难以快速机械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微针生产技术中关于脱模的难题,同时为了提高机械化率,简化脱模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通过集成化模具对微针进行注模并在基座型腔与微针型腔之间设置胶贴,避免了微针模块受到脱模力的影响而报废,能加快脱模的速度,更适应于微针的机械化、工业化生产并能够提高成品率。同时,胶贴可以直接设置为皮肤胶贴材质,经剪裁后可以直接作为皮肤胶贴使用,省去了后续工艺中为微针模块配置皮肤胶贴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所述微针模块包括一基座和多个自所述基座延伸出的微针;所述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包括:
第一模具,设置有多个微针型腔,一所述微针型腔形成所述微针模块的一组微针的型腔;
第二模具,与各所述微针型腔对应设置有多个基座型腔和注液口;
胶贴,设置在所述微针型腔与基座型腔之间,与各组所述微针型腔对应设置设置有多个胶贴流道;所述流道的孔径小于所述基座的最大直径,设置在所述微针型腔与所述基座型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胶贴为皮肤胶贴。
进一步的,所述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胶贴贴合设置的护胶层,所述护胶层设置在所述胶贴靠近所述第一模具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胶贴的边缘还设置有粘连条;所述粘连条用于所述胶贴和所述微针模块的脱模夹取。
进一步的,所述胶贴为平面状,浇注所述微针模块时,同时贴合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口的径向截面与所述基座型腔的径向截面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微针型腔的组成材质为PDMS;所述基座型腔的组成材质为不锈钢。
在本发明中还提出一种微针模块的制造方法,通过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制造,所述微针模块包括一基座和多个自所述基座延伸出的微针;所述微针模块的制造设备包括:
第一模具,设置有多个微针型腔,一所述微针型腔形成所述微针模块的一组微针的型腔;
第二模具,与各所述微针型腔对应设置有多个基座型腔和注液口;
胶贴,设置在所述微针型腔与基座型腔之间,与各组所述微针型腔对应设置设置有多个胶贴流道;所述流道的孔径小于所述基座的最大直径,设置在所述微针型腔与所述基座型腔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