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000.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翊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 |
代理公司: | 广东蕴峰律师事务所 44747 | 代理人: | 姚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支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壳体、磁吸件、安装于壳体的多个夹持臂,壳体具有前贴合面;各个夹持臂均包括连接件以及夹持件,夹持件具有夹持部;多个夹持臂中的至少两个,或者用于横向夹持的至少一个夹持臂其对应的夹持件与连接件可活动连接而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夹持部与被夹持的手机抵接;在第二位置,夹持部避开沿参考平面移动的手机;手机支架还包括位置检测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电连接线、主动检测元件;在位置检测组件检测到至少一个夹持臂的夹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器根据输入的开关信号控制夹持臂活动以收拢或张开。本发明可方便固定以及横向取用手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周边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手机支架根据固定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夹持式,例如通过伸缩夹持或摆动夹持的方式夹住手机以固定;另一种是磁吸式,它通过在手机支架的前贴合面或邻近前贴合面的部位设置磁吸件,然后在手机贴合手机支架的前贴合面时,手机支架内的磁吸件与手机内或手机保护壳内磁吸件吸合,进而达到固定手机的目的。
目前在售的手机大多不配备用以与磁吸式手机支架磁吸的磁吸件,因此,在手机周边产品中出现了很多设置有磁吸件的手机保护壳,然后手机保护内的磁吸件通常为隐藏式设计,普通用户难以直观地认识到自己使用的手机保护壳是否设有磁吸件,从而常常出现手机或手机保护壳与手机支架错误搭配的情景。
例如,用户为手机安装了普通的、未设有磁吸件的保护壳,但因为未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尝试将安装了这样保护壳的手机固定至磁吸式手机支架时,由于没有磁吸作用,保护壳与手机沿着磁吸式手机支架倾斜的前贴合面滑落,而后该用户才意识到错买了手机壳或手机支架,若该手机壳或手机支架仍在可退货期限内,商家将会接收大量这样的退货申请,由此增加了营运成本。
现有的手机支架的夹持臂通常包括连接部及夹持部,连接部自手机支架的壳体辐射向外延伸,夹持部则自连接部的外端向前延伸形成,虽然夹持臂整体上可以沿手机支架的前贴合面摆动或伸缩以实现夹紧或张开,但连接部与夹持部是一体设置的,这是夹持式手机支架无法直接横向取用手机的原因。若在上述磁吸式手机支架上配备这种夹持臂,虽然可以使磁吸式手机支架可以兼用固定配备了普通保护壳的手机,但在用于固定配备了磁吸式保护壳手机使用时,若要将手机从手机支架上取下,则必须遵循传统夹持式手机支架的使用方式,例如先手动或自动使手机支架的夹持臂张开,然后沿前后方向移动手机直至在手机的横向移动路径上夹持臂不再造成阻碍,这样用户就无法继续享受原来磁吸式手机支架横向取用手机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手机支架的夹持臂,旨在解决现有的手机支架的不方便固定及横向取用被夹持手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手机支架,包括壳体、磁吸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多个夹持臂,所述壳体具有前贴合面,所述磁吸件构成所述前贴合面的一部分,或设于壳体内且邻近所述前贴合面设置;各个所述夹持臂均包括连接件以及夹持件,各个所述夹持臂的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前贴合面向外辐射延伸,所述夹持件具有用以与被夹持手机抵接的夹持部;其特征在于,
多个夹持臂中的至少两个,或者用于横向夹持的至少一个所述夹持臂其对应的所述夹持件与连接件可活动连接而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夹持部向前凸出于所述连接件以与被夹持的手机抵接;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夹持部的前端平齐于位于所述连接件前侧的参考平面或位于所述参考平面的后侧以避开沿所述参考平面移动的手机,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前后方向且邻近所述前贴合面;
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置检测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电连接线以及与所述电连接线电连接的主动检测元件;所述位置检测组件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夹持件是否处于第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翊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翊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