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疫苗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93548.6 申请日: 2021-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3476596B 公开(公告)日: 2023-06-02
发明(设计)人: 周顺;修云吉;郭慧敏;李影;苏琳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9/02 分类号: A61K39/02;A61K39/39;A61P31/04;A61P37/04
代理公司: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代理人: 方亚兵
地址: 266109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杀鲑气单胞菌 迟缓 爱德华 二联 疫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疫苗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疫苗菌株包括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所述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分别于2021年4月19日和2021年4月21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1397和CCTCC NO:M2021422,保藏地址均为武汉大学。所述二联疫苗的抗原为所述的杀鲑气单胞菌和所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本发明公开的二联疫苗的抗体效价为1:2supgt;10/supgt;,能够有效防治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大菱鲆产生的病害,为鱼用疫苗的发展以及水产养殖中各种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技术领域,涉及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疫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原产于欧洲的冷水性底栖海水鱼类,于1992年引入我国。因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逐渐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大菱鲆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疖疮病和腹水病是水产养殖中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其中杀鲑气单胞菌是疖疮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最早由Emmerich和Weible在1890年从鳟鱼中分离并进行了描述。该菌可引起鲑鳟鱼类疖疮病,患病鱼类体表可形成红色脓肿,严重时可发展成溃疡,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Bjrnsdóttir等人发现杀鲑气单胞菌对大菱鲆存在一定的致病性,病理变化表现为大菱鲆肝脏出血,体表溃疡等。迟缓爱德华氏菌是爱德华氏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可导致鱼类严重腹水以及肝脾肾等重要免疫器官的出血、红肿损伤,进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迟缓爱德华氏菌逐渐在大菱鲆、牙鲆、罗非鱼等养殖鱼类中被发现,并于2005到2009年出现大规模的暴发,引起鱼种大面积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感染最严重的就是大菱鲆,据报道,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大菱鲆幼鱼死亡率70-80%之间,而该菌感染成鱼的死亡率高达90-95%。

灭活疫苗是最常使用的疫苗形式,通常是直接将病原菌或其代谢产物用化学或物理(高温、高压等)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活性。灭活疫苗虽然丧失了病原菌原有的致病性,但其免疫原性仍然得到了保留,灭活疫苗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性好,任何有可能造成污染的生物因素在灭活的过程中都可能被杀死从而避免任何相关毒害作用。此外,灭活疫苗稳定且便于保藏和运输,同时还便于制备成多联疫苗使用。

前期本实验室工作中发现,大菱鲆感染杀鲑气单胞菌后期可同时伴随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继发性腹水病发生,诱发了大菱鲆大规模死亡。而目前,针对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的鱼类疾病多是存在单一抗原的疫苗,并且没有针对杀鲑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的大菱鲆疥疮病及腹水病的有效疫苗。另外,现有单一抗原疫苗为了实现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的防控,还需要针对两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进行多次重复免疫,而为了使用上避免重复操作、浪费人力物力,针对杀鲑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原的继发、混合感染,亟需开发一种新疫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抗原用于防治上述两种病原引起的鱼类疾病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鲑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疫苗及其应用,该二联疫苗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鱼类免疫反应,同时避免免疫重复操作,为鱼用疫苗发展以及水产养殖中多种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疫苗菌株,包括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所述杀鲑气单胞菌于2021年4月19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397,保藏地址为武汉大学;所述迟缓爱德华氏菌于2021年4月21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422,保藏地址为武汉大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