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纳米氧化亚铜抗菌尼龙纱线及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3536.3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臻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2G3/44;D01D5/098;D01D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纳米 氧化亚铜 抗菌 尼龙 纱线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量纳米氧化亚铜抗菌尼龙纱线,制备原料包括聚酰胺,氧化亚铜粉体,分散剂。本发明通过优选氧化亚铜的粒径和分散剂的种类,使纳米氧化亚铜能顺利的跟随聚酰胺在喷丝口喷出,减少了溶体喷口堵塞的发生,并且通过优选氧化亚铜和分散剂和聚酰胺的重量比,使纳米氧化亚铜能够在聚酰胺溶体中均匀分散,提高了聚酰胺中纳米氧化亚铜的含量,能够达到6500ppm的超高含量,提高了聚酰胺纤维的抗菌性能。本发明使用熔喷法借助高速热气流使挤出的高聚物溶体迅速高倍拉伸,固化成丝,工艺流程较短,可以直接纺丝,更加适合规模化大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纳米氧化亚铜抗菌尼龙纱线及其生产工艺,主要涉及纺织人造纤维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各种人造纤维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尼龙纤维以其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耐磨性能,吸湿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逐渐升高,如何制造具有抗菌性,对人体健康的纺织面料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现有专利CN101942759A中将纤维浸泡于抗菌溶液中,使纤维表面吸附一层抗菌活性成分,但是该方法的抗菌时效较短,经过多次水洗后,抗菌活性逐渐消失,专利CN201510866668.9中使用抗菌填料直接与树脂熔融共混制备纤维,抗菌填料的粒径过大导致抗菌成分在树脂中分散不均匀,从而使抗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纳米氧化亚铜在尼龙纱线中的含量,提高尼龙纱线的抗菌性能,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含量纳米氧化亚铜抗菌尼龙纱线,制备原料包括粒径为10-500nm的氧化亚铜粉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氧化亚铜粉体的粒径为100-300nm。
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使用粒径为100-300nm的氧化亚铜粉体能够在聚酰胺溶体中均匀分散,提高聚酰胺的稳定性,粒径不在优选的范围内时,氧化亚铜粉体容易团聚,堵住喷丝头,影响喷丝细度的均匀性,影响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还包括80-100份聚酰胺和0.05-0.375份分散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酰胺与氧化亚铜粉体的重量比为100:(0.5-1.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氧化亚铜与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0.1-0.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酰胺选自聚酰胺-66、聚酰胺-6、聚酰胺-610、聚酰胺-1010、聚酰胺-6T、聚酰胺-9T、聚苯二酰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散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铬络合物偶联剂、铝酸化合物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为1:(0.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臻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臻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划桨姿态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涤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