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棚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1888.5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梁;王道隆;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4;E21D11/10;E21B17/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棚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采用大孔引导和棚管顶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装有工作管头的棚管沿引导孔顶进,逐节接长棚管,直至孔底,特别是顶进棚管时潜孔钻不使用回转压力,不产生扭矩,以避免发生塌孔现象,确保管棚顺利施工。本申请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多为V级围岩,且埋深较少的隧道洞口段施工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棚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棚施工法常应用于隧道工程中,特别是洞口段围岩多风化破碎、岩质较差,为保证其进洞安全,常采用管棚作为超前支护,防止土层坍塌和地表下沉,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在施作管棚时,由于破碎松散的岩体在钻孔后存在严重的塌孔现象,无法成孔。因此,快速便捷、安全可靠的管棚施工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简单可靠的管棚施工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多为V级围岩,且埋深较少的隧道洞口段施工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棚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施作套拱、固定孔口管之后,对每个孔进行编号:将隧道顶端的孔编号为0#,左右两侧对称编号为1#,2#…N#;按照施工顺序将所有孔分为两组:0#和奇数#孔,以及偶数#孔;
每一组孔施工时,利用潜孔钻机开孔时采用低速轻压的方式将第一节钻杆压入岩层20cm;
驱动所述潜孔钻机达到预设钻速直到当前节钻杆尾部剩余20~30cm时停止,所述潜孔钻机低速反转卸下钻杆后退回原位;
安装下一节钻杆,并在所述下一节钻杆前端安装钻杆联接套,将所述下一节钻杆低速送至前一节钻杆尾部联接成一体;续接剩余的钻杆,直至孔达到设计深度;
将第一节钢管安装在所述潜孔钻机大臂上,以预设的冲击力和预设的推进压力低速顶进;续接下一节钢管直至孔底;其中,包括0#和奇数#孔的一组孔内均安装有孔钢管,包括偶数#孔的另一组孔内均安装无孔钢管;
对包括0#和奇数#孔的一组孔内的有孔钢管注水泥浆,以及对每一组孔内的钢管进行清孔和砂浆充填的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冲击力为1.8~2.0MPa,所述预设的推进压力为4.0~6.0MPa。
进一步的,每一节钻杆两端均具有外螺纹,每个所述钻杆联接套两端具有用于与钻杆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孔口管采用Φ133×4mm的无缝钢管,沿拱部环向间距40cm布置;所述有孔钢管和所述无孔钢管均采用Φ108×6mm热轧无缝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孔口管的设置范围为拱部100°~120°
进一步的,每根所述Φ108×6mm热轧无缝钢管内设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4根Φ20mm的主筋和若干Φ10mm箍筋组成,所述箍筋采用短管节,按间距50cm设置,与所述主筋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孔钢管包括止浆段、注浆段和钻头;其中,所述钻头为设于所述有孔钢管前端的长度10cm的合金钢片式空心钻头,所述止浆段为设于所述有孔钢管尾部的长度2.5m的一段,所述注浆段按梅花形布置间距为15cm钻设Φ10mm注浆孔。
进一步的,相邻钢管节之间均采用管节联接套连接;其中,所述管节联接套包括接头A和接头B;所述接头A的一端具有与钢管节的一端啮合的联接外螺纹,所述接头B的一端具有与相邻钢管节的一端啮合的联接内螺纹,螺纹长度不小于15cm。
进一步的,两相邻孔内的管节联接套的位置前后错开不小于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