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831.3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赞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6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0523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防汛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属于防汛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墙体、插接部以及倒刺;墙体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密封部;密封部与墙体滑动连接,并将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插接部设置在墙体的底部,并设有压力腔,压力腔与下腔连通;插接部上设有滑道,滑道与压力腔连通;滑道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倒刺与滑道滑动连接;倒刺的内侧端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限位环接触;墙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上腔连通;在进行防汛时,将插接部插入到土壤中,洪水进入到墙体的上腔中,通过上腔中的洪水的压力能够带动密封部向下腔滑动,因此会压缩下腔和压力腔内的气体,使得倒刺插入到土壤中,便于对墙体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汛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防汛时,现有技术利用沙袋堆积成一道防洪墙来阻挡洪水,但是,由于沙袋是简单的叠加摆放,因此,洪水容易将叠加完成后的沙袋冲倒,不便于进行防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洪水容易冲垮沙袋而不便进行防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包括墙体、插接部以及倒刺;墙体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墙体滑动连接,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插接部设置在所述墙体的底部,并设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与所述下腔连通;所述插接部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滑道倾斜设置,且所述滑道的开口朝向所述墙体;所述滑道的两端均设有限位环;倒刺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用于伸出所述插接部;所述倒刺的内侧端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限位环接触、以对所述第一活塞进行限位;所述墙体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上腔连通,所述进水口用于使洪水进入到上腔内、以使所述密封部对所述下腔和所述压力腔进行压缩并使所述倒刺插入土壤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墙体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墙体的一侧连接,用于对相邻所述墙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墙体的两侧均设有密封槽,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部分位于所述墙体的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板的另一部分位于相邻所述墙体的密封槽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腔内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限位框用于与所述密封部接触、以对所述密封部进行限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密封部上设有观察杆,所述观察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部连接,所述观察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墙体的顶部;所述观察杆的外侧端设有刻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墙体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墙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观察杆的外侧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观察杆滑动以使所述倒刺伸出所述滑道、或将所述墙体内的水从所述进水口排出。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观察杆的外侧端设有卡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卡接部,所述气缸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卡接部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观察杆的卡槽卡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密封部上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位于下腔,所述第二活塞用于与所述压力腔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倒刺伸出所述滑道。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墙体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倾斜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墙体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地面连接、以形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所述通孔插接,且所述加强杆的底端用于插入到地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赞,未经马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真空包装用风淋式快速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色母粒造粒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