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级合并的城市路网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814.X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林;朱玉明;刘芳;韩志玲;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级 合并 城市 路网 融合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级合并的城市路网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路网融合方法工作量大、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原始路网数据将不同道路类型的主干道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一图层中,并将对应的连接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二图层中;获取主干道路路段及其对应的连接路路段的起止点坐标,进而将第二图层中的连接路合并至第一图层的主干道路中;基于合并后的每一主干道路路段的起止点坐标获得第一图层对应的路网合并阈值,进而对第一图层中的主干道路进行融合,并合并至同一图层中,获得合并后的城市路网。该方法通过对城市路网分级合并、融合,提高了城市路网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级合并的城市路网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路网是城市地面交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交通路网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是实现市政基础设施辅助规划和智能化分析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路网数据采集处理难度较大,需要针对的应用场景较为复杂等原因,原始路网数据中往往存在较多冗余。直接将原始路网数据用于空间可达性分析时,由于其存在多线并行、重复、孤点、断线等问题,算法对任意要素的可达性求解复杂度显著提升,甚至可能因硬件资源限制导致计算过程异常结束。目前,对城市路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面向遥感影像的城市路网提取及基于简化路网的空间可达性分析等方面,罕见针对基于矢量地图数据的路网融合简化方法研究。
现有技术中,常见城市路网融合多是基于ArcGIS进行处理,一种是直接采用ArcGIS中的合并工具,根据合理阈值进行多条并行道路合并,从而实现路网融合;二是基于ArcGIS采用人工处理,即人工对并行的线路进行合并、补全断线路线以及删除孤立要素。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一下缺陷,一是,直接采用ArcGIS中的合并工具,通常会导致无法进行路径规划的问题,而且融合简化后的道路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而是通过人工处理时,当待处理区域范围较大时,数据处理量显著提升,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矢量化和建模操作等,耗时费力、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分级合并的城市路网融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路网合并方法工作量大、人类成本高、准确率低、合并效果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级合并的城市路网融合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原始路网数据,基于所述原始路网数据将不同道路类型的主干道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一图层中,并将与该主干道路对应的连接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二图层中;
获取每一主干道路路段及其对应的连接路路段的起止点坐标,并基于该起止点坐标将第二图层中的该连接路合并至第一图层中的该主干道路中;
基于合并后的每一第一图层中每一主干道路路段的起止点坐标获得该第一图层对应的路网合并阈值,并基于该路网合并阈值对合并后的该第一图层中的主干道路进行融合;
将融合后的每一第一图层合并至同一图层中,从而获得分级合并后的城市路网。
进一步的,所述主干道路及所述连接路均包括多个路段,所述原始路网数据包括每一路段的所属道路类型;所述道路类型包括:主干道路包含的多种第一道路类型和连接路包含的多种第二道路类型;
所述基于所述原始路网数据将不同道路类型的主干道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一图层中,并将与该主干道路对应的连接路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二图层中,包括:
将道路类型为第一道路类型的路段分离至对应等级的第一图层中;
确定道路类型为第二道路类型的第一路段所关联的主干道路,并将该第一路段分离至与所述所关联的主干道路相应的对应等级的第二图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