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90248.2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王红兵;陈铸红;张涛;张少伟;年陈瑞;丁道俊;王恒煜;张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20;B32B27/08;B32B37/15;B32B37/06;B32B38/00;C08L67/02;C08L33/02;C08L23/08;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余婧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双向 拉伸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抗静电PET切片20‑30%、抗粘母料70‑80%,所述芯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PET切片94‑98%、乙烯基离聚物成核剂2‑6%;所述抗静电PET切片是以PET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为原料,经过混合、熔融挤出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抗静电聚酯薄膜不仅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打印是用热和压力将油墨从碳带介质转印到纸或薄膜的过程,当标签通过打印机的打印头和压轴时,将油墨转印到标签上。静电的产生和释放一直是热转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在热转印碳带制备中,静电量大会引起油墨涂布不均匀等不良现象;其次,在热转印打印中,静电会影响到打印质量,静电吸附的微小颗粒会对打印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造成转印字符不清晰,白点等现象。
一些已应用的技术可以很有效地减少静电,如背涂、共聚、共混等方式。背涂法是在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表面通过涂覆抗静电背涂层来达到抗静电效果,这种方式可以做到106Ω·m,但是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薄膜磨损或者形变而丢失抗静电性。
共聚法通常是在共聚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PEG),形成PET-PEG共聚物,这种方式要求PEG的分子量要超过2000以上,添加比例也要达到20%以上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抗静电效果,而且,由于聚醚链段的引入,共聚酯分子会变得非常柔顺且不易结晶,所以这种方法目前也只是处于研究阶段,很难进行中试放大。
共混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共混通常是在聚酯中混入金属粉末或聚醚及其衍生物类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等,这种方式能得到不错的抗静电效果,但由于两者相容性差,抗静电的效果尤其是耐久性不甚理想,且由于聚醚的热稳定性差,共混改性过程中的降解问题较为突出,因而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同时,随着共混含量的增加,BOPET薄膜的透明性度和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对薄膜的印刷效果和耐用性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在不降低物理和光学性能的情况下提升BOPET薄膜的抗静电性能,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难点。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静电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抗静电PET切片20-30%、抗粘母料70-80%,所述芯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PET切片94-98%、乙烯基离聚物成核剂2-6%;
所述抗静电PET切片是以PET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为原料,经过混合、熔融挤出制得。由于聚甲基丙烯酸中含有大量的羧基基团,与PET进行高温共混时能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反应,形成支化的PET。由于交联反应的发生和高吸水性聚甲基丙烯酸的引入,使得PET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抗静电性也得到极大提升,可以达到108Ω·m-1010Ω·m;而且,由于聚甲基丙烯酸分子链上甲基的位阻作用,使支化的PET分子链之间难以靠拢,改变PET本身规整性,无法规整化排列形成晶体,降低PET分子结晶度,提高透明性。
优选地,所述抗静电PET切片是以96.5-98.5质量份PET树脂和1-3质量份聚甲基丙烯酸为原料,经过混合、熔融挤出制得。
优选地,所述抗静电PET切片是以96.5-98.5质量份PET树脂、1-3质量份聚甲基丙烯酸和0.3-1质量份抗氧剂为原料,经过混合、熔融挤出制得;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或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其中,加入抗氧剂是为了防止PET在熔融挤出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