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8863.X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戴孝佩;李彬;杨强;李贤涛;栗豹;莫瑞磊;邢小龙;卓庆丁;吕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18 | 分类号: | C10K1/18;F22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焦炉 煤气 热量 富油脱苯 加热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包括:蒸汽管线、蒸汽预热器组、过热蒸汽管线、富油预热器、富油输出管线,蒸汽管线将蒸汽输送到蒸汽预热器组;蒸汽预热器组设置在通有高温焦炉荒煤气的焦炉上升管外周,利用高温焦炉荒煤气的热量对蒸汽进行预热生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管线将过热蒸汽输送到富油预热器,过热蒸汽对富油预热器内的富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富油经富油输出管线送入脱苯塔进行脱苯处理。该系统将焦炉荒煤气的热量与富油脱苯有效结合起来,简化了焦炉荒煤气的降温冷却工艺,降低了焦炉荒煤气的显热浪费,节约了大量煤气,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化设备与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是焦化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和能量聚集点。焦炉荒煤气是配合煤在结焦过程中挥发份逸出而形成,通常温度为600~800℃左右,其显热占焦炉热支出的1/3左右。为降低焦炉荒煤气温度以便于后续焦化工艺处理,传统工艺采用喷氨水急冷的措施来冷却高温荒煤气,使荒煤气急剧降温至80~85℃。该工艺流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荒煤气显热,而且消耗大量的氨水、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增加污水排放。
目前焦化厂化产车间富油脱苯工艺采用的是管式炉加热富油的方式,管式炉的热源由燃烧煤气来提供,在煤气燃烧供热过程中,排烟温度达到400℃以上,极大地浪费了资源,除此之外,煤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焦化厂在高压环保态势下的生存带来风险。
因此,如何将焦炉荒煤气的热量与富油脱苯有效结合起来,是现阶段主要的攻关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为此提供一种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汽管线、蒸汽预热器组、过热蒸汽管线、富油预热器、富油输出管线,其中:
所述蒸汽管线连通于焦化生产线中的蒸汽源,将蒸汽输送到所述蒸汽预热器组;
所述蒸汽预热器组设置在焦化生产线中的通入有高温焦炉荒煤气的焦炉上升管外周,所述蒸汽预热器组利用高温焦炉荒煤气的热量对所述蒸汽进行预热生成过热蒸汽;
所述过热蒸汽管线连通于所述蒸汽预热器组并将所述过热蒸汽输送到所述富油预热器,所述过热蒸汽对所述富油预热器内的富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富油经所述富油输出管线送入脱苯塔进行脱苯处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中,所述蒸汽预热器组包括分别密封套置在多个焦炉上升管的外周的多个管套式蒸汽预热器,每个焦炉上升管内通入有高温焦炉荒煤气,每个蒸汽预热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蒸汽管线,每个蒸汽预热器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热蒸汽管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中,每5个或10个焦炉上升管外周上套置的蒸汽预热器列为一组所述蒸汽预热器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中,所述蒸汽采用低进高出的方式由所述蒸汽管线送入所述蒸汽预热器组并经高温焦炉荒煤气加热后经过所述热蒸汽管线送出所述蒸汽预热器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中,所述蒸汽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温控式自动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温控式自动流量调节阀以所述过热蒸汽管线中过热蒸汽的温度为参数,控制进入所述蒸汽预热器组的蒸汽的流量,对过热蒸汽的温度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利用焦炉荒煤气热量的富油脱苯加热系统中,所述过热蒸汽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温控式自动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温控式自动流量调节阀以所述富油输出管线内的富油的温度为参数,控制进入所述富油预热器内的过热蒸汽的流量,对富油温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8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