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系统及路灯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901.X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钱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方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5 | 分类号: | H05B47/115;H05B47/155;H05B47/125;H05B4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衡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6 | 代理人: | 杨木梅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慧 城市 路灯 系统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系统,其包括:第一类型路灯以及第二类型路灯;第一类型路灯在工作时保持稳定的亮度,且具有行人或者车辆侦测的功能;所述第一类型路灯还限定为能够发送控制指令至其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所述第二类型路灯,能够自适应的调节其发光的亮度,并能接收由第一类型路灯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将控制指令转发给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当所述第一类型路灯在侦测到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其根据行人或者车辆的移动方向向在该方向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发出调亮指令;第二类型路灯在接收到调亮指令后自适应的提高发光亮度,并向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转发调亮指令。本发明能降低路灯在不需要使用时间段的亮度,进而节省电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系统及路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路灯作为城市提供公共照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否完善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市民的外出体验,因此智慧路灯本身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路灯通常都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统一的开启和关闭,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较多能量资源的浪费,特别对于一些行人车辆稀少的时间段或者路段,这种浪费的情况会更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系统及路灯管理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系统,其包括:多个第一类型路灯以及第二类型路灯;
所述第一类型路灯在工作时保持稳定的亮度,且具有行人或者车辆侦测的功能;所述第一类型路灯还限定为能够发送控制指令至其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
所述第二类型路灯,其构造成能够自适应的调节其发光的亮度,并且能够接收由第一类型路灯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将所述控制指令转发给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其中:
当所述第一类型路灯在侦测到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其根据行人或者车辆的移动方向向在该方向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发出调亮指令;
所述第二类型路灯在接收到调亮指令后自适应的提高发光亮度,并同时向其邻近的第二类型路灯转发所述调亮指令。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路灯配置在路口或者多个路段的交汇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类型路灯配置在某个指定的路段中,且沿路段的延伸方向,其邻近有一个第一类型路灯和一个第二类型路灯或者邻近有两个第二类型路灯。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路灯与所述第二类型路灯通过modbus协议实现控制指令的收发。
优选地,所述第二类型路灯在提高发光亮度后进行计时,在计时过程中,判断是否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类型路灯新的调亮指令;若有,则重置计时,若没有,则在计时达到设定的时间后重新调低发光亮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路灯通过摄像头或者毫米波雷达实现行人或者车辆的侦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路灯管理方法,基于上述的路灯系统,其包括:
第一类型路灯检测是否有行人或者车辆通过;
当所述第一类型路灯检测到有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根据行人或者车辆的移动方向向对应方向的第二类型路灯发送调亮指令;
所述第二类型路灯根据所述调亮指令提高自身的发光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方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宝方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