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识别标识标牌光源变换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6447.6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国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30 | 分类号: | G09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识别 标识 标牌 光源 变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标识标牌光源变换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壳、设置在安装壳内部的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下端的旋转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壳内部的滑杆和对称设置在安装壳内部下端的固定块,所述滑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设有匚型安装架,所述匚型安装架的中部上端设有驱动电机,通过旋转组件中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配合,使得照明装置不断旋转,避免光源变换单调,提高了光源变换效果,通过移动组件中的凸轮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块下端的旋转组件往复移动,避免光源在同一位置进行变换,进一步提高了光源变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变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识别标识标牌光源变换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灯光是家庭、公共场合普遍使用的照明和装饰用品,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来获得各种视觉效果、装饰效果和照明模式,使之适应不同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光源变换装置功能效果单一,一般只能单纯调节亮度,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比如有些能够产生灯光变幻的效果,但是其只能单纯的改变灯光色彩,不能改变光源的照明范围,变换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光源变换功能效果单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识别标识标牌光源变换的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识别标识标牌光源变换的装置,包括安装壳、设置在安装壳内部的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下端的旋转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壳内部的滑杆和对称设置在安装壳内部下端的固定块,所述滑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设有匚型安装架,所述匚型安装架的中部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匚型安装架的中部下端转动设有主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中部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固定块在同一水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对称滑动设置在安装壳下端的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滑块下端的壳体和转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转盘,所述转盘的靠近壳体内壁的一端对称均布设有四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于转盘的上方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轴于壳体内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齿块,所述从动齿轮与齿块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与主动轴的下端均设有照明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转动杆与主动轴下端的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内部的照明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壳的下端中部开设有主动轴移动的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凸轮一端与固定块接触,且两个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与凸轮的最远距离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与主动轴的下端均设有外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灯罩的上端设有与转动杆和主动轴下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灯罩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照明灯的安装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壳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滑块滑动的滑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旋转组件中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配合,使得照明装置不断旋转,避免光源变换单调,提高了光源变换效果,通过移动组件中的凸轮与固定块的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块下端的旋转组件往复移动,避免光源在同一位置进行变换,进一步提高了光源变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国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三国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