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545.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吴亮;朱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7 | 分类号: | H04N21/647;H04N21/4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李杭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相关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应用于通信领域中的E2E领域等领域,由于数据帧与数据帧之间是相互独立传输的,前一数据帧由于丢包或者时延出现到达延迟等情况,不会影响后续数据帧的发送,因此不会影响视频流数据的整体传输时延,从而降低视频流的传输时延。该方法包括: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切片Slice,第一Slice包括第一Slice描述信息,第一Slice描述信息指示第一Slice来源于第一视频帧,第一Slice属于第一Slice集合,第一Slice集合是根据第一视频帧得到的,第一视频帧是根据视频流数据得到的,接收端设备从多个帧接收端中确定第一视频帧对应的第一帧接收端,接收端设备通过第一帧接收端发送第一Slice。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视频业务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视频业务,如8K超高清视频、16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社交,全息通信等,与传统的视频直播业务以及视频点播业务相比,用户对于视频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前述实时交互新视频业务具有码率高,峰均比大,流畅性要求高以及低时延的特点。
目前,为了保证在网络出现突发时延和丢包情况下,视频播放的流畅不卡顿,能够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完成前述目的。流式传输具体通过将图像数据缓冲后,切割成有效载荷(Payload)尺寸等分的切片(Slice),然后通过发送窗口,逐一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收到Slice后,向服务端发送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ACK用于描述数据到达,若服务端超时未收到ACK,将启动重发机制,以保证不出现丢包情况情况的产生。
然而,由于流式传输是采用串行发送的方式,前一帧的发送卡顿会影响后继帧的发送,不利于应对网络的突发时延和丢包,例如,当第N帧的某个Slice由于丢包或者时延出现到达延迟等情况,后继帧的传输也会被卡住,从而导致视频流的整体传输时延增加,因此,如何降低视频流的传输时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由于通过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帧发送端以及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帧接收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数据帧与数据帧之间是相互独立传输的,前一数据帧由于丢包或者时延出现到达延迟等情况,不会影响后续数据帧的发送,因此不会影响视频流数据的整体传输时延,从而降低视频流的传输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先接收第一视频帧对应的帧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切片Slice,该第一Slice包括第一Slice描述信息,且第一Slice描述信息指示第一Slice来源于第一视频帧。其次,第一Slice属于第一Slice集合,而第一Slice集合是根据第一视频帧得到的,第一视频帧是根据视频流数据得到的。基于此,再从多个帧接收端中确定第一视频帧对应的第一帧接收端,并通过第一帧接收端发送第一Slice。具体地,第一Slice描述信息具体包括第一Slice序号,基于第一Slice序号指示第一Slice来源于第一视频帧,并且第一Slice序号指示第一Slice在第一视频帧中的次序。第一Slice描述信息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Slice大小,第一Slice发送时间戳,第一Slice发送轮次等用于描述第一Slice的相关信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其次,第一Slice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数据头信息以及第一Slice数据信息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帧发送端以及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帧接收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数据帧与数据帧之间是相互独立传输的,前一数据帧由于丢包或者时延出现到达延迟等情况,不会影响后续数据帧的发送,因此不会影响视频流数据的整体传输时延,从而降低视频流的传输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