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笋浸制标本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5187.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武;陈双林;俞文仙;顾李俭;邹跃国;陈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G09B2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乔凤杰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笋 标本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材料防腐保存与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笋标本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浸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浸制液为冰醋酸、福尔马林和白砂糖的混合溶液,每1000ml蒸馏水中添加冰醋酸45~55ml,福尔马林15~25ml,白砂糖48~52g。本发明的方法对于竹笋具有非常理想的保存效果,长时间保存后竹笋标本保存液无混浊,沉淀物极少,竹笋标本笋体完整性好,箨鞘紧实度和笋肉硬度变化不明显,无失真现象,不会出现脱色、箨鞘色泽逐渐变白等问题,保真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材料防腐保存与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笋标本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标本在植物学、植物分类学科研、教学与实物展示中起到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作用,特别是结构复杂、含水率高、易腐难以保存的植物组织。而对于颜色多变,大小各异且纤弱附生结构较多的植物组织,原生标本则是科研、教学与展示的首选,同时对同属相近物种的区分与辨识及特征描述更是极为重要。
竹笋是竹子萌发的笋芽,其组织幼嫩,含水率高(90%以上),且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丰富,嫩脆易腐,难以长期保存;而且笋体结构复杂,其上附生组织结构较多,如箨叶、箨舌、箨耳、毛等,结构纤弱,易脱落,容易失去原本面貌,这给竹种区分与辨识带来极大的困难。加之竹子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有竹种1200余种,仅我国就有500种之多,虽然植株大小从十几厘米到几十米,秆色、秆形、叶色、叶形多样,即使是同一属的竹种,其秆形、叶形差异亦较大,但也有较多竹种秆色、秆形、叶色、叶形极为相似。因此,竹笋形态特征便成为竹种区分与辨别的关键,制作竹笋原色标本则可为竹种识别与区分、竹类植物研究与教学提供便利。
竹笋多为圆锥形的柱体,其内中空多隔,干制或压制标本,会导致笋体变形、附生组织受损乃至脱落,特别是箨耳、箨舌、毛等纤细结构,对相近或相似竹种的辩认与识别造成困难。常用的浸制标本制作方法,多会导致竹笋脱色、保存液浑浊、竹笋腐烂等,不利于竹笋的长期保存。目前尚无科学有效的竹笋长期原色保存的方法,液体保存的竹笋脱色、附生组织脱落、笋体腐烂、保存液浑浊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合于竹笋的原色、长期保存及其标本制备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不腐烂,可长期保存竹笋原生状态的竹笋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主要改进之处为,标本浸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浸制液为冰醋酸、福尔马林和白砂糖的混合溶液,每1000ml蒸馏水中添加冰醋酸45~55ml,福尔马林15~25ml,白砂糖48~52g。
本发明意外的发现,在浸制液中添加白砂糖、冰醋酸和福尔马林,对于含水率极高(90%以上)的竹笋,具有非常理想的保存效果,竹笋标本保存液无混浊,沉淀物极少,竹笋标本笋体完整性好,箨鞘紧实度和笋肉硬度变化不明显,无失真现象,不会出现脱色、箨鞘色泽逐渐变白等问题,保真效果佳。
作为优选的方案,每1000ml蒸馏水中添加冰醋酸48~52ml,福尔马林18~22ml,白砂糖49~51g。
优选的,所述标本制备包括竹笋采集、竹笋整理、竹笋表面消毒、竹笋排气、笋体原色固定、所述标本浸制和标本瓶密封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竹笋排气和笋体颜色固定的操作顺序可根据竹笋的具体种类进行调整,若是小型竹种和地被竹种需要先进行竹笋排气再进行原色固定,对于大型竹种,竹笋排气和笋体原色固定的顺序没有固定要求,可先排气再固色,也可先固色再排气。
优选的,对于小型竹种和地被竹种,所述竹笋排气的具体操作为,将竹笋置于抽气液中,在真空条件下抽气至竹笋可沉于所述抽气液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抽气液为福尔马林和冰醋酸的混合液,每1000ml的抽气液中包括福尔马林8~12ml,冰醋酸22~28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