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导油组件及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177.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杨焱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范亚红;钟宗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组件 压缩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导油组件及压缩机,其中,曲轴导油组件包括:曲轴、吸油管和螺旋旋片;曲轴具有中心油孔,吸油管的其中一端安装于中心油孔内,螺旋旋片插入于吸油管中;螺旋旋片的末端为开叉结构,开叉结构与吸油管的内径接触面为过盈设计,吸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和两个对称的凹槽,凹槽用于配合装配工装调整吸油管的插入角度,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螺旋旋片相对于吸油管的周向自由度。在本申请提供的曲轴导油组件及压缩机中,采用尾部开叉的螺旋旋片,并在吸油管上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使得螺旋旋片在吸油管中无法自由转动,并在吸油管的末端设置凹槽以配合装配工装调整吸油管的插入角度,由此螺旋旋片的安装和定位更加方便,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导油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制冷压缩机中,无论往复活塞压缩机、旋转活塞压缩机还是涡旋压缩机,在曲轴的中心油孔安装螺旋旋片的离心上油方式比油泵上油方式具有更多优点,是目前的主流结构。随着旋转压缩机向不同领域的拓展,旋转压缩机的排量范围越来越大,而大排量旋转压缩机的润滑环境更加恶劣,对泵油润滑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轴系上部出油孔与螺旋旋片的角度对出油量影响较大,因此安装螺旋旋片时需要使其达到最优角度。
目前,行业采用的离心上油结构一般采用过盈配合,存在需要专用的加工设备和专业的安装人员,合格率低,无法保证安装精度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螺旋旋片的尾端一般设计成开叉结构,由于开叉结构不易固定,因此安装比较困难,无法保证螺旋旋片的安装角度达到最优角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导油组件及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提高螺旋旋片的安装精度和安装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曲轴导油组件,所述曲轴导油组件包括:曲轴、吸油管和螺旋旋片;
所述曲轴的内部具有沿轴向贯通设置的中心油孔,所述吸油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有开口,其中第一端用于与所述中心油孔连接,所述螺旋旋片通过所述第一端插入于所述吸油管中;
其中,所述螺旋旋片的末端为开叉结构,所述开叉结构与所述吸油管的内径接触面为过盈设计,所述吸油管的第二端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呈对称设置并沿径向延伸,用于配合装配工装调整所述吸油管的插入角度,所述吸油管的第二端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螺旋旋片相对于所述吸油管的周向自由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吸油管的两个凹槽,所述螺旋旋片的开叉结构分别卡在所述吸油管的两个凹槽中。
可选的,在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吸油管的管壁向外凸起形成的两个凸起结构,所述两个凸起结构呈对称设置,所述螺旋旋片的开叉结构分别卡在所述两个凸起结构所形成的凹槽中。
可选的,在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吸油管的管壁间隔凹陷形成的多条凹筋,所述多条凹筋之间具有狭缝,所述螺旋旋片的开叉结构分别卡在所述狭缝中。
可选的,在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中,所述吸油管包括连接的圆柱段与圆台形段,所述第一端设置在圆柱段处,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圆台形段,所述两个凹槽开设在所述圆台形段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中,所述开叉结构的外侧相对于所述螺旋旋片的中心轴线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并于末端处形成尖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如上所述曲轴导油组件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包括:底座和在所述底座上凸起的扁平片状结构;
所述吸油管置于所述装配工装上时所述扁平片状结构插入所述吸油管的两个凹槽中,用于限定所述吸油管内螺旋旋片安装于所述曲轴的安装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曲轴导油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