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带敷贴绷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149.5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云;任丽琴;林俊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尔维特(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70;A61K47/32;A61F13/14;A61P15/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温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功能障碍 敷贴 绷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带敷贴绷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倒“工”字型的绷带主体、黏贴部件、耻骨校准参照点、固定环,可拆卸敷贴。可拆卸敷贴中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生黄芪、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金樱子、肉桂、铁皮石斛提取物、卡波姆凝胶和丙二醇。本发明通过生物力学、药理学综合运用来实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全面性治疗。在最大外力作用下盆底的耻骨30天内闭合复位达90%,且通过药物敷贴的透皮吸收有效改善腹直肌和盆底肌Ⅰ型胶原地支持作用及Ⅲ型胶原的组织弹性。可显著使盆底支持结构力学性能的提高及腹直肌和盆底肌肉以及结缔组织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带敷贴绷带。
背景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阴道松弛(VL)、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骨盆扩张、腹直肌和盆底肌松弛。
现有的治疗技术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三种方案。
保守治疗:
(1)盆底肌训练;
(2)电刺激治疗:电流反复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增加盆底肌的收缩力,反馈抑制交感神经反射,降低膀胱活动度。
保守治疗的不足:盆底肌锻炼仅针对盆底肌修复治疗。依从性差,时间性长,对症治疗,属于辅助性治疗,效果不理想;肌肉电刺激仅针对盆底肌修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是长期康复的过程,此法必须在医疗机构治疗,依从性差,对症治疗,属于辅助性治疗,效果不理想。
药物治疗:主要作用原理在于增加尿道关闭压。目前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选择性αl-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雌激素;
药物治疗的不足:仅针对盆底肌修复治疗。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只有2类,可选择药物少,且副作用大,效果不理想。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POP伴有SUI需行盆底重建术者,应同时行抗SUI手术。
手术治疗的不足:①手术创伤较大;②松紧度不易掌握,技术要求高;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④手术操作时间长;⑤费用高。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女性骨盆底由韧带、筋膜以及多层肌肉等几部分组成,其由外向内分为3层:
①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及肛门外括约肌组成;
②中层,为泌尿生殖膈;
③内层,为盆膈,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其内、外各覆一层筋膜组成。
在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最重要的支持作用。从水平角度,骨盆底可分为前、中、后3部分。一旦骨盆底结构发生损伤或功能障碍,极易导致盆腔器官松弛、脱垂等现象。前盆腔支持结构缺陷可发生尿道和阴道前壁脱垂,中盆腔支持结构缺陷可发生子宫和阴道穹隆脱垂,后盆腔支持结构缺陷可发生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直肠陷凹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尔维特(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克尔维特(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