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的聚类方法、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672.6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哲;杜军平;宋杰;郑长伟;梁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孙晓凤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完整 视角 数据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的聚类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训练的多视角自编码器获取所述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的数据重构表示;
根据所述数据重构表示,对所述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缺失的多视角特征进行补全,以得到完整多视角数据及其统一特征表示;
通过预先训练的单层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局部结构进行自适应学习,以得到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图;
基于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图,利用预先训练的图卷积网络对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局部结构信息进行提取,以得到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各视角的节点特征表示;
基于所述统一特征表示以及所述节点特征表示,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视角自编码器是利用以下损失函数LR而被训练的:
其中,n表示样本数量,V表示视角总数,X(v)表示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的特征矩阵,P(v)表示对角矩阵,用于标记缺失样本,表示第i个样本在第v个视角中时存在的,否则X(v)表示完整多视角数据的特征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图S(v)中第i个节点和第j个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由下式表示:
其中,σ表示激活函数,a(v)表示所述单层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参数,表示完整多视角数据第i个样本在第v个视角的特征,表示完整多视角数据第j个样本在第v个视角的特征,表示完整多视角数据第k个样本在第v个视角的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层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如下第一目标函数对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局部结构进行学习:
其中,n表示样本数量,V表示视角总数,λ表示调节图稀疏度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卷积网络的卷积层由下式表示:
其中,表示第v个视角的所述图卷积网络的第l层,D(v)表示对角矩阵,所述对角矩阵的对角元素表示卷积层的权重矩阵,σ表示激活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统一特征表示以及所述节点特征表示,通过预设的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的聚类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各视角所学的节点特征表示,确定第一核矩阵;
基于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各样本的统一特征表示,确定第二核矩阵;
通过多核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核矩阵和第二核矩阵进行融合,以得到统一的核矩阵表示;
基于所述核矩阵表示,并通过所述多核聚类算法的目标函数确定待学习的嵌入矩阵;
对所述待学习的嵌入矩阵进行k均值聚类,以得到所述完整多视角数据各样本的聚类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视角自编码器和所述图卷积网络是通过下列方式而被训练的:
将所述统一特征表示和所述节点特征表示进行拼接,以得到新的多视角数据表示;
将所述多视角数据表示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的全连接层,以得到对各样本的类别预测结果;
基于所述类别预测结果和所述聚类结果,利用如下第二目标函数对所述多视角自编码器和所述图卷积网络进行自监督训练:
其中,表示通过softmax函数对类别预测结果yi的归一化结果,φi表示基于聚类结果qi获得的第i个样本的伪类别,表示类别的聚类中心向量,θ表示权重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6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