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4446.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唐洋博;李翀;陈亚松;柳蒙蒙;贾泽宇;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4;E03F7/02;B01D21/2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雨水 管道 入口 冲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框体(1)、消能格栅(2)、连通座(3)、冲排管路(4)、进水管(5)和开闭机构(6);所述消能格栅(2)位于框体(1)内,连通座(3)与框体(1)上端的水平框(11)连接固定,冲排管路(4)位于框体(1)下端一侧,连通座(3)的连通管(31)一端和冲排管路(4)的一端皆位于消能格栅(2)内;进水管(5)位于连通座(3)上部,开闭机构(6)与冲排管路(4)配合,框体(1)升降时控制开闭机构(6)开闭;
所述连通座(3)为双腔筒体,连通管(31)一端从双腔筒体上部穿过深入内筒(32)内,双腔筒体底部设置多个环绕在内筒(32)周围的进水孔(33),进水孔(33)和连通管(31)与双腔筒体连通;连通座(3)上端为封闭端,内筒(32)穿过连通座(3)底部连接固定,内筒(32)为两端开口的筒体,连通座(3)下端设置的进水孔(33)环绕在内筒(32)周围,连通管(31)从连通座(3)上端深入到内筒(32)内;
所述冲排管路(4)包括和冲砂管(41)连通的排水管(42),冲砂管(41)的一端与连通座(3)的内筒(32)连接;冲砂管(41)的一端与连通座(3)的内筒(32)连接;冲砂管(41)与内筒(32)连接处形成弯折部分,排水管(42)的两端与冲砂管(41)连通,排水管(42)位于冲砂管(41)上侧;
所述冲排管路(4)为分段的组合结构,一部分的冲砂管(41)和排水管(42)位于框体(1)内,另一部分的冲砂管(41)和排水管(42)位于框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体(1)为底部开口的矩形中空框体,位于上端的水平框(11)的四角上设置提拉环(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体(1)底部一侧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收集盘(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消能格栅(2)为中空网格结构的矩形体,矩形体底部与收集盘(13)接触,上部位于水平框(11)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闭机构(6)位于排水管(42)两端与冲砂管(41)连通点之间的冲砂管(41)内,它包括贯穿封板(61)的销轴(62),支板(63)两端分别与封板(61)和弹簧(64)连接,销轴(62)与冲砂管(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板(63)的一端位于收集盘(13)底部,收集盘(13)压住支板(63)使弹簧(64)压缩,封板(61)与冲砂管(41)配合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的冲砂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埋,在沉砂井施工过程中,将组合结构的冲排管路(4)位于框体(1)外的一部分预埋在沉砂井基础内靠近底部,冲砂管(41)和排水管(42)的端头与沉砂井内壁平齐;
S2,安装,采用起吊设备将该装置吊入沉砂井,起吊时,以提拉环(12)为起吊点;在框体(1)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框体(1)底部的收集盘(13)逐渐向下推动支板(63),最终压住支板(63)使封板(61)与冲砂管(41)配合封闭;此时,位于沉砂井内的一部分冲砂管(41)和排水管(42),与预埋的另一部分冲砂管(41)和排水管(42)相互接触连通,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冲排管路(4);
S3,充水阶段,雨水裹挟砂粒沿进水管(5)流入到沉砂井内,沉砂井内的水位逐渐抬升,与此同时,雨水和砂粒冲击消能格栅(2)促进了砂粒沉降;此过程中,沉砂井内的水位低于连通座(3)下侧面,冲排管路(4)中积水的水位保持不变;
S4,启动阶段,沉砂井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沉砂井内的水位高于连通座(3)下侧面和连通管(31)时,连通座(3)内的空气不断被压缩,随水位上升空气压强不断增加,推动冲排管路(4)中积水沿排水管(42)流入到冲砂管(41)内,形成虹吸启动条件;
S5,冲刷阶段,沉砂井内的水位逐渐漫过该装置,沉砂井内的雨水从连通座(3)底部的进水孔(33)进入到其腔体内,漫过内筒(32)上端后沿内筒(32)、排水管(42)进入冲砂管(41)内,连通座(3)内的空气随积水进入冲砂管(41);当连通座(3)内的空气与大气连通后,沉砂井内的水压和冲砂管(41)内的水压瞬间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沉砂井内的雨水同时从连通座(3)底部的进水孔(33)和连通管(31)进入到内筒(32)后,再沿排水管(42)进入冲砂管(41)内,对冲砂管(41)下游的沉积层进行冲刷;
S6,停止阶段,沉砂井内的水位逐渐回落,当沉砂井内的水位低于连通座(3)下侧面后,空气沿连通座(3)底部的进水孔(33)进入到其腔体内后,再沿内筒(32)进入到冲排管路(4)中,打破虹吸启动条件,停止冲刷,沉砂井内积水中的砂粒逐渐沉积于收集盘(13)内;
S7,维护阶段,采用起吊设备将该装置吊出沉砂井,吊出时,框体(1)底部的收集盘(13)逐渐脱离支板(63),弹簧(64)伸展,推动支板(63)向上运动使封板(61)转动,打开冲砂管(41)将积水排出;当该装置完全吊出后,抽出收集盘(13)进行清理,清理后再将收集盘(13)插入框体(1)底部;重复S2完成复位,等待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4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